11月1日,三大运营商全面发布5G商用套餐。截至10月底,国内5G手机销量已突破三百万部。年底北京市基本实现五环以内5G信号全覆盖。这是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首届世界5G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截至10月底,北京市5G网络信号已覆盖长安街沿线、重要商圈、大兴国际机场、城市副中心等,年底有望超过1.4万个基站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五环内覆盖,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将重点在超高清视频、VR/AR、智慧园区、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重要场景应用5G。同时,率先于国内铺设5G网络的几十个城市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网建工作。对于非独立组网、独立组网以及规模商用、各行业实现5G赋能,运营商也都有着清晰的规划。
在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公布了中移动在NSA/SA上的部署策略:在目前的NSA规模商用的目标上,以SA为目标架构,持续推进5G SA成熟,2020年实现5G SA规模商用。以资源协同、组网协同、技术协同等,在现有条件下实现5G技术4G化,同时以SA为目标实现云化、虚拟化和ICT融合。在布网方面,基于2.6GHz与4.9GHz频段多、覆盖好的条件,使其站址规模占全国一半以上,并实现5G直接升级4G站址。同时,将5G与AICDE技术融合,构建NaaS网络即服务的开放型网络能力中台,形成基于5G的新型生产力。
作为中国联通运维部总经理,马红兵在研讨会上也着重提到,5G确实给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必须进行一系列变革。首先,需要在模式上进行调整。从核心网层面、承载网层面、无线网层面都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其次,更好的合作将是建设好5G的重要前提。在共建共享方面,基于3.4-3.6G频率共享以外,未来联通还有意把2.1G频率进行共享,实现高、中、低频协同,提供更好覆盖。“在SA网络方面,其复杂度较高,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达成共识,共同加速SA成熟,同时业务上向5G切片更好适配2B业务的方向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新培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