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专家张履谦:开创中国电子对抗事业先河
中国新闻网 2019-09-12 13:59

“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只不过是沧海的一滴,要把微小的个人力量,贡献到无穹的大海中去。”回忆起60多年前投身中国国防科研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感慨地说道。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中国雷达技术、电子对抗和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长期致力于国防科研事业,成功研制中国防空导弹制导雷达武器装备,并谋划多种卫星研制,推动中国空间技术长足发展。

1926年,张履谦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小村庄,小时候他当过放牛娃,种过菜,还做过插秧、割稻等农活。张履谦的成长伴随着战乱逃亡。1938年湘北会战时,还在湖南广益中学读高中的张履谦被迫四处逃难,每天赶路近百里,途中日本飞机从头顶呼啸飞过,机枪肆意扫射。这期间,张履谦还得了流行疫病,在路上几次休克。

在苦难岁月中成长,更加坚定了张履谦“读书救国、发奋图强”的信念。1946年,张履谦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开始了其与雷达、电子对抗的不解之缘。

张履谦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开创中国电子对抗事业

“我们国家的电子对抗从无到有,就是从抗美援朝反干扰那会儿开始的。”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处于艰苦相持阶段,美国B-29飞机对鸭绿江两岸狂轰滥炸,并施放电磁波干扰。

“美国的战斗机白天害怕我们拦截,就选择每天晚上过来轰炸。他们的飞机从东京起飞时就开机干扰我们的雷达。”张履谦回忆称,“这样一来,我们的雷达就变成了‘瞎机’,一会全黑一会全白,反正就是侦查不到敌机。”

危机关头,抗美援朝志愿军前线部队向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发电报求助,张履谦奉指示赴前线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经过观察和研究,张履谦提出雷达收发设备同时快速变频、使用瞬时自动增益控制和多站雷达交叉定位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抗干扰问题。

“当时我们用快速跳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它干扰我们这个频率,我们就跳到另一个频率,它再干扰,我们就跳到第3个频率。”思维活跃的张履谦就地取材,用罐头盒和麻绳制作了跳频装置。“罐头盒是金属制的,可以改变雷达的参数,这样一来就解决美国敌机干扰雷达的问题。”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委通信部成立了全军第一个电子对抗组织——雷达干扰与抗干扰组,任命张履谦为组长,由他负责管理全军雷达任务。担任组长后,张履谦不辱使命,带头研制了多种雷达抗干扰电路,送往前线部队试验使用。

谈及电子对抗的重要性,张履谦表示:“在现代战争中,没有抗电子干扰能力,你的武器就相当于一堆废铁。”1956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通信部成立雷达干扰与抗干扰研究室,张履谦任主任。他在室内建立了侦察、干扰、分析、雷达抗干扰、通信抗干扰五个专业研究组,为中国电子对抗领域培养了技术领军人才。

同年,张履谦参加了国务院编制中国十二年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工作,撰写电子对抗和雷达等章节,描绘发展蓝图,从此电子对抗事业被纳入中国国家科技发展纲要。

张履谦练得一手好书法

击落5架美国U-2飞机

1957年,张履谦被调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加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彼时,恰逢中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的艰苦岁月,苏联撕毁约定,“突然一个晚上苏联就把专家全撤走了,逼得我们只能自己搞,党中央决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张履谦说。

“没有设备我们就自己造,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仿照苏联装备来设计,最终我们获得了成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张履谦带领一批刚从大学毕业的研制人员,边学习、边工作,攻克了地空导弹制导雷达总体设计、天线研制、髙功率发射等关键技术,解决了雷达探测威力区、射击有效区、跟踪测角精度等方面技术难题,并顺利完成了“红旗一号”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仿制。

“红旗一号”仿制成功后,张履谦又根据部队扩大导弹作战空域、提高命中精度等要求,采用新雷达体制,增强雷达发射功率,降低接收噪声,预埋多种抗干扰电路,完成了“红旗二号”制导雷达的研制和定型,批量装备战斗部队。

1962年,在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关键时刻,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频繁进入中国领空刺探军事情报,并携带干扰机干扰地空导弹雷达站。

“起初,美国侦察飞机大摇大摆地进入中国领土侦察,我们都拿它没办法。”危机关头,张履谦向军委总部出谋献策,并亲临改装“红旗一号”雷达,成功击落了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

“我们将美国U-2飞机的飞行路线给摸清了,第一架飞机进来时我们没有打它,等它回去时我们再打它个措手不及。”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张履谦话语中满是自豪,“后来我们采用近打、快打的办法,采用反干扰措施研制了‘红旗二号’雷达”,连续击落了5架美国U-2飞机,让它们有去无回。”

自此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再也不敢侵入中国领空。此后,“红旗二号”防空导弹成为上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空军防空作战的主战装备,服役40余年。

在雷达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张履谦还做了许多开拓创新工作,促进中国的雷达技术进步。他为中国地地导弹的控制,研制了超短波双波瓣切换体制的偏航控制(雷达)系统;主持研制完成一部地面超远程卫星引导雷达和一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微波统一测控(雷达)系统,为促进雷达技术的发展做作出了重大贡献。

谋划推动中国航天事业

在电子对抗和雷达研制领域取得累累硕果后,张履谦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继续向航天事业发起冲锋。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GPS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察觉到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落后,1984年,张履谦和国内专家一同提出在中国建设双星定位系统(即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中央批准,揭开了中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序幕。

“当时我们对于双星定位系统有两点建议:一是要有自己的北斗芯片,二是要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链。如今中国北斗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张履谦说。

作为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策划者之一,张履谦还参与了中国第二代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方案设计和技术攻关,指导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的建设。

1985年,张履谦被调往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从事空间技术领域工作。他谋划多种卫星研制,参与载人航天、空间站、探月等工程研制,提出测控系统建设方案建议,谋划中国空间技术持续发展。

为发展中国卫星通信,张履谦率团赴意大利拟定中意“天狼星”卫星通信试验方案,实现欧亚卫星通信试验。他积极推动中国通信广播卫星频率早日扩展至Ka频段,提出攻克星上交换、多波束转换、宽带接入等关键技术攻关建议。

期间,张履谦还多次出访美、英、法、意、荷、日等国,参加国际空间学术会议和军事电子学会议,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为发展中国航天技术、促进国际合作建言献策。

近年来,已年逾九旬的张履谦正着力思考中国航天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发射空间站、登陆月球后,我觉得下一步应该建立月球基地。”张履谦认为,中国航天应稳步前进,在深入开发月球、完成技术积累后,再去开发火星。在他看来,登陆火星和登陆月球的技术有相似之处,能登陆月球,后续技术成熟了也一样可以登陆火星。

一如多年来不余遗力地培养扶持技术人才成长,93岁的张履谦在日常生活中也在用自己别样的方式去帮忙年轻人。从2016年2月14日开始,张履谦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篇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讯,并摘取总结文章中有价值的观点,以便朋友们查看。

“现在年轻人都很忙,没有时间看新闻,我看完后总结出一些观点,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老人憨笑着说道。

文/郭超凯  孙自法

编辑/董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