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农历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民间有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剃毛头”。关于“二月二”的来历及传统习俗和禁忌,北青报记者先来告诉龙抬头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剃龙头,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其实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吃龙食,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要吃有“龙”字的食品来沾“龙气”,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其中吃春饼和猪头肉是这一天比较常见的“龙食”。
购买制作春饼的市民。二月二吃春饼也被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猪头古代猪头是祭祀祖先供奉上天的贡品,平常猪头是不能随便吃的,龙王是管降雨的,所以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上贡给龙王吃。在二月二龙抬头当天,大部分市民都是选择猪头肉或者肘子等,也有的在这一天吃鱼头,取自于“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以鱼头取义龙头祈福。
天福号酱肘子作为北京市的传统特色风味名食,肉皮酱紫油亮,鲜香四溢,肉食入口也无油腻之感,让人回味无穷,吃过之后能瞬间让您成为天福号的铁粉,作为二月二这天的“龙食”C位,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这也是大多数老北京人钟爱它的原因。天福号猪头肉头肉皮厚弹牙,香糯有韧性,肥肉有质感,咬下去在嘴里才能征服它,瘦肉的纤维特殊,层次分明,想想,伴着天福号独家百年酱汁的香气,咬上一口咽下去,慢慢感觉……你懂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汪震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汪震龙
编辑/陈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