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收购万达百货,买的是什么?
经济日报 2019-02-17 15:28

巨头交易无小事。

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此言一出,迅速刷屏,成为业界热点新闻。

尽管万达方面对此交易保持缄默,苏宁也并未透露收购金额、后续经营安排等关键信息,一时间事情显得云遮雾绕,连资深专家都直言还没看清楚,但这并未影响吃瓜群众的围观热情,毕竟商业巨头的进与退、百货业的兴与衰都有值得探究之处,即便是连带出来的“剧透”小插曲,也是事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合规性的重要话题。

1.万达为何卖

近年来,万达由房地产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施轻资产战略,持续瘦身健体。此次出售万达百货,依然是万达“卖卖卖”节奏的延续。似乎是为了回应企业内外对于万达频频出售资产的关切,王健林日前在万达集团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对于其它现在没有竞争优势,今后也很难做到竞争优势的产业,要逐步有序退出。总之万达要瘦身,要有舍有得。这就是万达过去、现在和今后处置一些资产的逻辑。”

以此逻辑视之,万达百货显然是王健林的一个弃子。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万达百货的前身“万千百货”正式营业。随着万达商业地产的发展, 万达百货不断做大,高峰时其全国门店总数逾100个, 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但是好景不长,受电商冲击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百货业集体滑坡,万达百货也传出亏损、关店等坏消息。2015年,万达百货闭店数达56家,调整力度之大令业界颇感吃惊。时至今日,万达百货门店已仅剩37家。在公司战略大调整的背景下,客观审视自身经营能力,售出万达百货以回笼资金,聚焦更有优势的业务,当是万达加速转型的明智选择。

万达集团近年来重大资产出售及股权转让

2.苏宁为何买

万达百货易主苏宁,被称为“朋友圈的交易”。张近东和王健林素有交情,这从王健林已成为苏宁盛会常客可见一斑。早在2015年9月,苏宁就与万达达成战略合作,苏宁云店进驻万达广场,万达方面还为苏宁提供了物业资源的开发定制。但人情归人情,合作归合作,买卖归买卖。苏宁拿下万达百货,有着现实的商业考虑。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日趋枯竭的情况下,线下门店的价值凸显,电商竞相进军线下。而目前,苏宁是国内唯一线上线下等量齐观、电商实体融合发展的智慧零售企业。布局门店近30年的经验让张近东比谁都清楚,互联网时代下的店面不再是商品销售的唯一场所,而是不同场景下的流量入口,是消费者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自然衍生的场景流量,也是最稳定、最有转化价值的流量。

2018年双十一苏宁线下数据

苏宁线下门店共超过5000万人次进店购物

苏宁小店为500万人提供邻里服务

苏宁酒店为超过10万人次提供服务

苏宁影城超过20万人进入影城看电影

苏宁广场为1500万人次提供购物

作为零售业O2O转型先行者,2017年12月,苏宁发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定出未来三年门店数量达到2万家和2000多万平方的商业实体目标。张近东对地产商表示:“如果各位的商业实体是手机硬件,那么,苏宁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就是方便快捷的操作系统和量身定制的APP应用。”

苏宁基于专业能力输出,联合地产商开展地面作业,旨在尽快构建全场景智慧零售生态系统。该企业已推出了“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等多种业态,品类从家电、3C逐步拓展至超市快消、母婴、家居等领域,在零售领域扩张势头迅猛。在2018年开店8000多家的基础上, 2019年苏宁将围绕“两大两小多专”全场景发展策略,通过“租建并购联”多种方式,提升开发建设速度,冲击全年新开门店15000家的目标。在大店方面,张近东表示,一是要有丰富的情景消费业态,二是要有较多的承载客流的载体。

缺啥补啥。在加速全场景布局过程中,苏宁的触角很自然伸向了线下百货业。百货作为线下密集的流量入口,具有着天然的聚客效应,以及线上无法比拟的体验优势。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百货在全国的37家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CBD或中心区域,目前合计年客流量约2.5亿人,会员数量超400万人。近两年,万达百货销售规模稳中有升,净利润水平持续提升。苏宁方面强调,此次收购万达百货,可快速锁定优质线下场景资源,在一、二线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区域,消费者在苏宁购买全品类产品的消费场景马上就能建立起来。

3.做百货有没有“钱景”

苏宁万达,一进一退,也引发了外界对于百货业行业发展前景的关注。近年来百货业处境艰难,闭店潮涌动,有专家将之判定为“落后业态”,认为此次交易是万达甩包袱,苏宁抄了底但未必能赚便宜。诞生于1886年的美国百货业巨头西尔斯百货于去年10月申请破产,也加剧了人们看衰百货业发展的悲观情绪。

“不是百货店不行了,而是不坚守商业本质、零售实质的百货店不行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武瑞玲表示,从成熟市场和一些经典案例就能看出,百货业并非日渐消亡,只是要赋予它新的机能和活力。

同为百年企业,1834年创立的伦敦百货店哈罗德至今长盛不衰, 2017年门店销售额达26亿多美元(约182亿元人民币),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店”。根据武瑞玲的调研,该企业在保持“商品力”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定位,在细节处改良,以消费者为中心,给顾客提供“升级变美好的”购物方案,有效应对市场寒冬,赢得了新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升级、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百货业创新转型步伐也在加快,成效逐步显现。商务部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 2017年百货零售企业发展情况明显好转,销售额、主营业务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9.10%和2.32%,增幅比此前一年均有大幅提升。

苏宁发力线下百货业的突破口将是融合创新。对于改造万达百货的设想,苏宁零售时尚百货集团总裁龚震宇透露说,苏宁拥有强大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会通过对百货行业的整体数字化改造,突破传统百货概念,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苏宁还拥有丰富的业态,以及强大的八大产业资源,都可以与百货进行模块化对接,交互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创新的前沿业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

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违规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小插曲:2月12日,张近东宣布收购万达百货门店,但苏宁易购作为上市公司并未发布正式公告。有媒体质疑说,张近东的“剧透”有信息披露违规之嫌,并呼吁对上市公司“抢新闻”等不当信披行为加强监管。

不少投资者注意到,1月16日举行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在尚未公告2018年公司业绩情况下,有高管透露“格力电器2018年税后利润为260亿元”。相关部门就此专门发出警示函。

莫非苏宁易购信披真出了纰漏?事实并非如此。苏宁易购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有关本次收购万达百货的相关信息,尚未达到深交所信息披露标准。待该项目交割完毕后,公司会在2019年定期报告中及时披露。”

据了解,2月12日,苏宁易购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积极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苏宁易购方面强调,依据公司章程,本次交易属于董事长审批权限,公司履行了内部审批程序,本次交易对价、收购标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未达到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应披露的标准。本次交易情况,具体可参考后续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公司对外投资严格遵循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以及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相关要求。

新闻链接:苏宁智慧零售大事记

2017年1月,苏宁宣布以42.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100%股权。

2017年3月,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首次提出“未来零售就是‘智慧零售’”的观点。所谓智慧零售,即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商品、用户、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将采购、销售、服务等流程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体验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

2017年8月,苏宁易购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赋能传统零售店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科技场景体验的融合,共同打造“数字化、融合化、科技化、及时化、一体化”的智慧门店。

2017年11月,苏宁控股集团旗下苏宁电器集团之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向恒大地产战略投资200亿元,恒大地产增资扩股完成后,南京润恒将持有其4.70%的股份。苏宁控股集团与恒大地产集团将在商业物业定制、基建物资的供应链及金融服务、智能家居与智慧物业服务、房产销售的O2O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2017年11月,苏宁云商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与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拟联合发起设立目标总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的物流地产基金(首期基金目标募集资金规模50亿元),同时通过在具体项目层面匹配相应的融资安排,管理仓储规模预计将达到1200-1500万平米,用于投资公司拟建、在建及已建成高标准仓储物流设施,并寻求并购其他市场主体拟建、在建及已建成的高标准仓储物流设施。

2017年12月,苏宁发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定出未来三年门店数量达到2万家和200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实体目标。

2018年2月,苏宁出资人民币95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港币,购买万达商业股东持有的约3.91%股份。双方将在原有开展的物业租赁合作的基础上,推进在商业物业、会员数据、金融服务、仓储物流、IT科技、物资采购等业务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推进“智慧零售”。

2018年4月,商汤科技SenseTime宣布完成6亿美元C轮融资,苏宁是战略投资方。双方合作后苏宁将人工智能运用在零售生态圈,并通过场景互联网,零售大数据反向赋能人工智能技术,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贴心的消费体验。

2018年6月,苏宁商管出资98亿元,与恒大地产共同设立深圳市恒宁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宁商业”)。恒宁商业的主营业务仅为以苏宁易购线上线下融合运营所需之苏宁易购广场的开发和运营,以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休闲体验。

2018年1-12月,苏宁与地产商、零售商的合作快速推进:4月12日,苏宁与碧桂园签署为期5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5月21日,苏宁与中国地产品牌价值十强的金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21日,苏宁与大润发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6月29日,苏宁与南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16日,苏宁与华南城集团、华耀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月7日,苏宁与知名房企旭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月12日,苏宁与欧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10月18日、19日,苏宁分别与美的置业集团、中梁集团、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2月,张近东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

(经济日报 记者:周雷)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仅3个多月,今年10家老牌百货已“阵亡”:百货零售面临这些困难
第一财经 2024-04-06
业态调整大潮下 老百货的春天在哪里
北京商报 2021-09-24
舍弃传统百货业态 北京华联商厦全关
北京商报 2021-09-23
经济观察:百货商场会消失吗?
中国新闻网 2021-02-23
孟祎:内外困顿下 百货转型之路渐明
财经网 2020-12-17
新零售五年战略开启1周年 银泰百货数字化会员翻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0-23
乐多港变身万达广场,万达商管在下什么棋?
北京商报 2020-01-11
乐多港变身万达广场 万达商管在下什么棋?
北京商报 2020-0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