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前三季度数字经济增加值超1.4万亿 北京正全力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4 11:14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11月23日,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朝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舒毕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范文仲分别介绍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最新进展、重要成果、下一步工作等内容,全面展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成果。

发布会上,姜广智介绍了今年以来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总体情况。他表示,今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改革发展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内生动力日益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4060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为44.3%,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226.7亿元,增长10.6%,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

北京市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改革发展模式,具体情况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标杆政策首发首创,形成数字治理新体系,大力开展制度创新,建立以《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治理能力;二是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智慧城市新底座,截至三季度,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10.4万个,当年新建2.7万个;实现五环内全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和典型场景精准覆盖;累计千兆固网用户200.7万户,当年新增66.3万户;三是标杆技术巩固战略性优势,催生孕育数字化产业新集群,全国人工智能顶尖研究机构在京聚集,自然语言、通用视觉、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等关键算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是试点突破数据资产化关键环节,初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数据二十条”,率先创建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布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创建方案和政策清单;五是开放场景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城市运行、产业发展和市民新生活,加快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全市已有103家企业完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六是搭平台促合作,联动优化数字营商新环境,在13家市级委办局和各区探索推进首席数据官制度,在全国率先打造政产学研协同的企业首席数据官培育模式,现有企业首席数据官150余人。

姜广智表示,下一阶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携手各区各部门凝心聚力谋发展,发挥好数字经济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和“发动机”作用。从加速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加速打造国家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加速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现能级提升,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伙伴计划,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六项重点任务上持续推进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工作。

目前,各区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工作。舒毕磊就朝阳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做了简要介绍。他表示,今年以来,朝阳区深入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朝阳园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着力重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核心区创新能级,以数实融合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朝阳区的数字经济建设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数字经济发展底座;二是聚力推动“3+X”数字经济细分产业发展,按照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要求,重点聚焦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安全三个主导产业,前瞻布局互联网3.0、数字医疗、光子集成电路等未来产业;三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生态体系持续完善,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多元支持体系,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武凯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淀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数字化发展为主线,持续筑牢数字经济底座,着力提升数字经济创新引领水平。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海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50%。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1-9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收入比重64%,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海淀区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动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和高端特色数字产业发展。

海淀区还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与网络安全、互联网3.0、未来产业等领域着重发力。此外,中关村科学城正在发挥两区优势,采取了优化政策体系,强化算力支撑,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等措施,为大模型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契机。

刘力介绍,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建设。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搭建城市级创新场景应用,推动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在信创产业领域,在部、市、区共同支持下,率先制定实施信创十条,计划出台新一轮新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经开区企业规模超过8万家,汇聚了1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55个项目,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56亿元,人均GDP达84.7万元/人。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市经信局等市级部门指导下,经开区将在以台湖区域为核心的32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数据先行先试,在北投台湖产业园建设数据先行区管理服务中心和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在国家信创园建设数据训练基地,促进数据的合规流通和价值释放。经开区主要在三方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安全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为先行区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是创新制度安排,加快构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先行区建设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三是突出政策引领,加快形成促进数据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为先行区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抓手。

刘力表示,在推进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上,经开区有四点优势:一是具有良好的产业承载空间;二是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三是具有完善的数据基础设施;四是具有一流的营商环境。经开区将紧紧把握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综合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不断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跨越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范文仲表示,2023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统筹指导下,北数所以全面提升能级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为核心目标,以落实北京数据二十条、推动北京数据先行区建设为重要方向,重点聚焦做大交易规模、做广交易场景、做强生态建设、做好机制保障,在推动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进场交易、场景落地、机制建设、系统保障、生态培育等方面实现业务突破与提升,打造了涵盖百余家机构和企业的数据交易生态圈,推动建设引领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北京样板”。截至2023年11月,数据交易备案规模已超过20亿元。

文/实习生 张理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数字经济标杆企业”,昌平+7!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4-03-23
北京移动全力助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通州区)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0
数字经济成北京经济回升主力 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前三季度北京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4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9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4万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