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根”,只有深植于民生土壤,才能蓬勃茁壮;金融之“脉”,只有与消费者权益同频跃动,才能愈发强健。近日,一场场由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举办的面向不同群体、深入多元场景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正温暖而有力地落地生根——从医院门诊到市集巷口,从社区课堂到百姓身边,该行以“金融为民”为底色、用实际行动诠释“消保为民”的责任与温度。
门诊大厅里的“防诈课堂”:守护医患金融安全
“以前真没想过,看病过程中还有这么多金融陷阱。”一位候诊的患者在听完兴业银行工作人员的讲解后感叹道。近日,兴业银行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支行走进属地医院,在门诊大厅开设起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诈课”。
宣传展台前,支行工作人员结合“冒充医务人员”“医保退费”“虚假就医报销”等高发诈骗类型,用一个个真实案例拆解诈骗手法,引来不少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驻足。“我们每天接触大量患者,但很少意识到金融风险就在身边。”一位年轻的护士说道,“这样的科普非常及时、实用!”
活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还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点,耐心解答关于账户安全、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疑问,发放宣传材料五十余份,切实帮助公众提升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医患群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金融防线。
市集里的“反诈驿站”:暖心服务走新更走心
人间烟火处,金融关怀时。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邻里寒暄声……这天清早的朝阳区褡裢坡市集内,兴业银行高碑店支行支起的“金融宣传摊”,成为人间烟火气里的一道暖心风景线。
“阿姨,您知道接到陌生电话要求转账该怎么办吗?”“大爷,您的存款受存款保险保障,放心存!”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折页,一边用简单易懂的话术为过往的行人讲解防范电信诈骗要点,重点普及网络电信诈骗防范知识及存款保险制度,提醒广大民众警惕信息泄露风险。
不少赶集的民众纷纷放下菜篮,认真聆听。“咱们辛苦挣来的钱,可不能因为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没了!”一位大姐边接过宣传册边点头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恰逢当天细雨蒙蒙,支行还贴心准备了一次性雨衣,随资料一同发放,当一百多份“金融礼包”被领完,反诈宣传背后的金融关怀,也随着这份暖心关怀悄然走进千家万户。
社区里的“精准守护”:金融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社区作为居民最近的生活场景,也是金融宣教工作有效开展最基础的场所。近日,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积极组织多家支行深入辖内社区,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群体,持续优化服务、创新宣教,让兴业的反诈课堂成为社区居民的“安全必修课”。
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范意识较弱,一老一少极易成为金融诈骗目标,因此也是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在广安门支行与菜北社区联合举办的亲子反诈课堂中,工作人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向40组家庭揭示了“网络刷单”“冒充亲属”等骗局,防骗意识在轻松氛围中深植童心。
丽泽支行携手大栅栏街道百顺社区,聚焦“提高反诈意识,重视金融风险”主题,细致解析三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现场五十多位居民踊跃互动,不少老人认真做着笔记:“这些知识太有用了,得多记下来!”
分行营业部则携手吉庆里社区,聚焦老年人与儿童群体开展专题宣传,工作人员结合PPT演示和案例分享,让25名老人与孩子学会了识别虚假理财、征信修复等诈骗手段,20余份宣传材料被一一领走。
树高千尺,根植人民;消保为民,久久为功。从医院的贴心守护,到市集的雨中送暖,再到社区的精准科普,北京分行作为扎根首都、服务首都的国有金融力量,正不断将消保理念融入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全流程,并将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实支撑。
未来,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将继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铭于心、践于行,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拓展服务半径,切实保护好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构建安全、温暖、可信的金融环境持续贡献兴业智慧与力量。
文/孟思雨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