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第十六届中华少儿电影配音推广展示活动“星光舞台”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少年儿童、电影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少儿电影文化盛事的精彩时刻。活动由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基金会共同主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建馆20周年。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第十六届中华少儿电影配音推广展示活动以“光影筑梦·声动未来”为主题,通过配音艺术引导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孩子们以声音演绎经典角色,用情感传递时代强音,让电影艺术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沃土。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表示,作为中国电影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中国电影博物馆将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继续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百年大馆”的发展目标,依托“中华少儿电影配音推广展示活动”这一覆盖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参与群体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品牌,持续探索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开阔视野,在互动交流中建立情谊,在艺术熏陶中收获成长。
活动现场,“小金星”获得者们呈现了精彩的配音展示,他们凭借细腻真挚的情感表达与娴熟精湛的表演技巧,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现场还特别安排了非遗口技表演,口技非遗传承人方浩然展示了口技电影《阿凡达》,为现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沉浸体验。活动尾声,全体小选手齐声唱响《大梦想家》,稚嫩却饱含力量的歌声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也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外,8月8日至13日,小选手们还齐聚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启了一段精彩纷呈的电影文化之旅。踏入中国电影博物馆,小选手们在“光影讲师团”志愿者和“光影小讲师”的引导下,步入中国电影的发展长廊,近距离领略百年光影的独特魅力。从珍贵的历史影像,到曾在银幕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道具、服装和场景,每一处展陈都令孩子们沉醉其中、不舍离去。在配音讲堂上,专业配音老师细致地讲解配音技巧,示范发声方法,让小选手们在互动过程中提升表达和表演能力。
除了电影配音的专业学习训练,电影文化之旅还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科学探索和艺术鉴赏活动。孩子们走进清华大学,感受百年学府的学术底蕴与人文气息,体悟求知探索的精神传承;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里,观看奇幻多彩的木偶剧《哪吒之龙灵石传说》,感受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台技术的结合;在大运河博物馆,探寻千年水道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故事;还参观了天坛、水立方与奥运博物馆,在厚重的历史与奥运精神的熏陶中,拓宽了视野,收获了成长。
第十六届中华少儿电影配音推广展示活动自启动以来,围绕“光影筑梦·声动未来”主题,持续丰富“电影讲堂、研学体验、配音闯关、才艺展示、电影之旅”等活动形式,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区及海外地区,共吸引近3万人报名参与,构建起“线上+线下”“校园+社会”“国内+海外”的立体传播格局,不断拓展电影艺术与青少年成长的连接途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