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宁王+华为 一汽奥迪有啥不一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1 14:06 阅读量:1837

不用等到一汽奥迪全新Q6L e-tronA5L的上市礼成,只需看到宁德时代和华为的两位高管先后上台致辞,就知道,一汽奥迪这次真的变了。

两款新车,油、电、智三全,构成了一汽奥迪面向核心豪华车市场的中坚力量。全新PPE豪华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平台的基底,加上宁王电池与华为智驾这两块金字招牌,让人们看到了一汽奥迪王者归来的底气。

积极拥抱本土先进技术,无疑一汽奥迪此番变革的核心。但疑问也随之而来:同样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华为的驾驶辅助,一汽奥迪的车,有啥不一样?

奥迪式的安全与关怀

作为奥迪品牌PPE专用豪华电动平台的首作,一汽奥迪Q6L e-tron配备了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的三元锂动力电池,容量高达107度。结合PPE平台的800V高压架构,Q6L e-tron能够以高性能高抓地力的285宽胎实现765公里续航里程,实现性能与续航的双重保障。

其实,严格地说,宁德时代并不是奥迪Q6L e-tron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在PPE平台车型的动力电池研发过程中,一汽奥迪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关系是不能用供应-采购来简单定义的。

受邀出席新车发布会的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执行总裁沈锋在致辞中介绍说,与一汽奥迪的合作是一场从技术适配到标准共创的深度碰撞。具体来看,宁德时代专注电芯研发,奥迪则发挥其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自主设计电池包,在其中注入了奥迪独到的理念和技术。

Q6L e-tron电池的开发标准高于各领域的国标,甚至能让宁德时代感到压力。沈峰透露,奥迪提出的一些标准要求之高,足以挑战宁德时代的技术极限。

如果说沈峰口中的碰撞与挑战,尚可以理解为整车厂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优良传统,那么更令人意外的是,在CTC甚至CTB等技术名词大行其道的今天,奥迪新车的动力电池包却采用了CTM封装模式,即电芯组成模组、模组相互间隔增加阻燃隔热结构,最终组成电池包。

这并不是最新的技术路线。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上看,CTM封装模式并不是最紧凑的,更何况奥迪还要在模组间加入阻燃隔热结构;从成本的角度上看,更复杂的结构、更大的动力电池体积,反映在账单上就意味着加钱

但显然,奥迪的方案拥有更大的冗余度,也意味着更强的安全保障。而作为一个百年豪华品牌,在紧凑、省钱与冗余、安全之间,奥迪一定会选择后者。

除了安全上的考量之外,选择CTM模式还体现一汽奥迪对客户长期用车体验的关怀。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凤刚告诉观众,与其他电芯密集排布的方式相比,奥迪的CTM封装模式下,一个电芯坏掉不必换掉整个电池包,客户的维修成本更低;即便在极端情况下,出现个别电芯起火的情况,得益于模组间阻燃结构的存在,不会快速引燃整个电池包,用户的安全也多了一重保障。

简言之:前期成本,厂家背;养车体验与安全保障,用户享。

这很奥迪。

三年磨出一套奥迪的华为智驾

长久以来,人们形成了两个印象:第一,与新势力品牌相比,传统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不够智能;第二,燃油车无法支持高级辅助驾驶。

此番上市的一汽奥迪的A5LQ6L e-tron,双双打破了这种成见。

以一汽奥迪Q6L e-tron为例,李凤刚解释说,在驾驶辅助方面,Q6L e-tron搭载了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高速NOA、城区NOA、泊车、循迹倒车等主流功能它全都有,但在奥迪的造车理念中,更强调的是人车共驾,而非完全交由系统。

一汽奥迪A5L则打破了能源形式与智能体验之间的技术藩篱,集好看、好开、豪华、安全、智能五维进化于一身,让燃油车的智能化体验达到了新的高度。

华为一方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华为车BU营销服副总裁冷江涛表示,奥迪和华为一直在探索,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让大家既能拥有奥迪的豪华品质,又能用上好用的辅助驾驶。得益于油电同智战略,奥迪开发了全新的PPE豪华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平台,在此之上又搭建了E³ 1.2电子电气架构等创新技术,为与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

冷江涛透露,奥迪与华为的团队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共同奋战,才真正实现了奥迪的德国精工与华为的智能科技深度融合,实现了智驾系统对车辆运动的精准控制,同时完美保留了奥迪的驾控特性。

在这个三年时间足够某些车企从零开始推出一款全新车型的年代,一汽奥迪为了融合华为智驾所付出的三年,足以为奥迪的华为智驾与其他的华为智驾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

一汽奥迪不搞拿来主义

有人说,智能电动化时代,造车更容易了。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成熟的供应链能够拿出从底盘到智驾的、完整的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但在一汽奥迪看来,造车其实更难了。

尽管宁德时代和华为都是各自领域极为成熟可靠的供应商,尽管一汽奥迪在系统集成方面的能力更是业内一流,但一汽奥迪不搞拿来主义

因为奥迪在百年造车历程中,建立了自己的造车理念和相应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如李凤刚所说,车的第一性永远是安全、舒适、好开、可靠的交通工具,奥迪的百年发展历史也始终聚焦在提升第一性上。

当然这也意味着,一汽奥迪在积极拥抱本土优势技术成果的过程中,要付出比许多品牌更多的努力。这次上市的A5LQ6Le-tron家族,都是奥迪百年造车经验与中国市场需求和用车环境的再次融合。动力电池系统要满足奥迪的安全标准,智能驾驶辅助也要保持奥迪的操控特性。虽然一汽奥迪要为之付出更多的资金、人力以及时间,但换来的就是,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豪华品牌祛魅之声不断的环境下,一汽奥迪仍然有信心喊出王者归来

/杨铮

编辑/杨铮

相关阅读
PPE+PPC双路出击 一汽奥迪双平台新车即将上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6
一汽-大众探岳家族迎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05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华为更需要上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28
2025年,一汽奥迪的秘密,尽在“3456和5678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4
2025年,一汽-大众开始“搬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3
创领行业,赋新前行!一汽红旗全年销量首次突破40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4
一汽奥迪的2024:练就“核心力量” 拿下国产豪华燃油车份额第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3
王一博、关晓彤共同见证 新奥迪A3L开启交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