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成投诉热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20:07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2024年,服装产品投诉增长49.96%,其中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问题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

消费者尹先生投诉称其于2024年12月22日在某电商平台内商家佛山市南海区某服装店支付255元购买一件蓝色羽绒服。羽绒服填充物信息标注为90%鸭绒,其间也跟商家核对衣服填充物是羽绒还是飞丝,商家否认填充物为飞丝,并称绒含量为60%。消费者收到货后觉得不对劲,把衣服拆开后发现全是飞丝,并非商家说的鸭绒,随后消费者联系商家,商家否认并不予理会。

消费者许先生通过消协315平台投诉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消费者称其于2024年7月29日在该公司直播平台看直播时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商品页面和主播直播时均宣传羽绒服填充物为白鹅绒(含绒量90%),克重为370克。消费者收到商品后,感觉质量堪忧,反复与商家和平台沟通无果后,将商品寄到浙江某检测机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羽绒服填充物为实际含绒量不到40%的白鸭绒。消费者将证据反馈给直播平台,要求直播商家赔偿其送检费用并承担欺诈后果,共计赔偿1400元。但是平台和商家交涉后,商家拒绝赔偿。

中消协表示,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材质虚假宣传。如用普通棉服冒充羽绒服、用“飞丝”冒充“羽绒”、用“鸭绒”冒充“鹅绒”等。二是充绒量虚假宣传。部分商家宣传的羽绒服充绒量远高于实际数值,消费者在穿着时会发现保暖效果较差,但普通消费者难以检测实际充绒量,很难维权。三是品牌虚假宣传。部分商家通过模仿知名品牌名称、设计商标等方式,销售假冒伪劣羽绒服。

中消协表示,羽绒服是消费者冬季保暖的常用品,入冬以后,羽绒服虚假宣传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建议有关部门针对羽绒服等季节性商品在热销期间开展专项检查,特别是加大对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的抽查和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慑不法商家。同时,开展羽绒服相关产品消费教育,普及羽绒服的材质、充绒量等基本知识,提升消费者的辨别和维权能力。平台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一旦发现商家有售假行为,应及时采取暂停店铺运营、扣除保证金等措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中消协公布2024年八大投诉热点 羽绒服虚假宣传、“先享后付”被点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羽绒服也有”寿命”?避开这两点,别让你的羽绒服保暖“失灵”
人民网科普 2025-01-23
羽绒服频频“塌房” 咋整才能“救场”?
总台中国之声 2025-01-09
新华视点|羽绒服“假绒”乱象调查
新华社 2024-12-15
消费聚光灯|羽绒服翻新今冬受追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5
含绒量就是绒子含量?羽绒服越厚重越保暖?羽绒服最适合干洗?别被传言误导
科技日报 2024-12-05
中羽协今回应假羽绒事件:提醒避免低价陷阱,“主播发誓”也勿轻信
第一财经 2024-11-27
标签看不懂、内里看不见,真假羽绒服如何识别?
新华每日电讯 2024-1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