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救中心姜宇婷:智慧急救助力生命更长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5 10:06

编者按

2024年,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重要指示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在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和故事征集活动,组建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团,在全系统开展了巡回宣讲。宣讲团通过讲述来自一线的故事,充分展示了首都卫生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风貌。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和大数据网络化的发展,北京120调度指挥系统不断升级,能够为患者提供更智能、更便利的呼救途径,使调度员更加准确快速地为患者派去救护车。大数据时代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变革,科技赋能使传统的急救调度指挥工作迎来新发展。”在宣讲中,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姜宇婷分享了自己用智慧救援开展调度、救人的故事。

“您好,北京120 !”这句话,她每天都要对着电话说几百遍,她的任务就是将救护车调派到有急救需求的呼救者身边。一次,她接到一通呼救。“你好!我要救护车,刚才司机师傅说觉得有点晕,就把车停下了,怎么就这么一会儿,说话都不清楚了。”“您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我在出租车上,看不出来这是哪,快点来吧,司机嘴角还一直流口水。”“您不要挂断电话,我向您的手机发了一条定位短信,您看看收到了吗?”“短信,有短信。”“好,您现在点开短信里的链接,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您直接点对话框里的‘同意’,我就能知道您的位置了。”

很快,姜宇婷的电脑屏幕上就弹出了患者的准确位置。她立即调派救护车并一直追踪车辆的行驶轨迹,不到7分钟就到达了现场。之后,她询问车组医生,这名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被平安送往了医院,整个院前救治过程用时不到30分钟。脑血管病的治疗是有时间窗的,越早治疗后期恢复可能就越好。正是智慧调度的“短信精准定位”功能,为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姜宇婷每天守护的120电话线被称作“生命线”,在派出救护车后,会根据需要对呼救者进行医学指导,教他们在救护车到达前开展自救互救,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一天傍晚,姜宇婷接到一位家属说老人喘憋难受的求救电话。她刚派完救护车就听家属说老人好像叫不醒了。“是没有意识吗?呼吸怎么样?”“呼吸?”“您看看他的胸部有没有起伏?”“什么起伏?我看不出来,快点来!真的叫不醒了!”“您先别慌,我给您发了条短信,您点开短信里的链接,我就可以远程视频指导您了。”

视频通话顺利接通,姜宇婷看到老人瘫坐在沙发上,并且能清晰地看到患者没有意识,胸廓也没有起伏。她立刻对家属说:“患者现在没有呼吸了,我指导您对他进行心肺复苏!”由于老人的体位不利于急救操作,她让家属把老人挪到地面上。

“把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他胸部中央的胸骨上,另一只手掌压在这只手手背上……”“胸骨?是这儿吗?”“没错,就是这儿!”“保持手肘伸直,用手掌根部快速用力向下按压至少5厘米。”家属按照姜宇婷的指导进行着胸外按压,“女士,胳膊肘伸直,别弯,非常好,我现在给您计数,1234、1234……”

现场救治一直持续着。通过视频,姜宇婷能看到家属的抢救动作是否标准,及时进行纠正。家属也从开始的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到可以近乎标准地实施胸外按压。在环环相扣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在呼吸心跳骤停的1分22秒便开始心肺复苏,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5分钟后,便恢复了自主心跳,最终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智慧急救,将‘呼叫即救治、上车即入院’变成现实。它不仅让我在看不见的急救战线里更加笃定地努力拼搏,更为群众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急救服务保驾护航。”姜宇婷说。

如今,北京急救中心积极推进智慧急救应用,救护车5G平台、短信精准定位以及视频医学指导功能,让120调度员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得患者定位,还可以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患者的情况,高效地帮助到患者,让急救人员的每一场奔赴,都直指生命的方向。

姜宇婷说:“120调度指挥,不仅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作为急救人毕生追求的事业。我会牢记我的职责使命,通过智慧急救,牢牢守护住群众的生命安全,强国有我,奋斗青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