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电子眼,身背扫描镜,天上有无人机“激光制导”,昨悉,湖北首款机甲警犬“哮天犬”在汉上线,应用于警方搜捕行动。
“去!”随着驯犬员林岱峰一声令下,全副武装的“哮天犬”腾身扑出,在前方无人机引导下,几个跳跃,冲进了荆棘丛生、人员难以行进的密林。几分钟后,“哮天犬”在“飞手”张玉泉和柯梓鸣指挥下成功叼着目标从密林深处钻出。
8月29日,在武汉警犬基地,向记者展示了“哮天犬”成果后,基地负责人、武汉市刑事侦查支队十大队副大队长杨文锋披露,“哮天犬”的横空出世源起于一只野猪。
一只野猪逼得警犬要开“天眼”
今年3月,东湖梨园附近的树林里出现了一只野猪,给当地居民和游客造成威胁,民警多次围捕无果后请求警犬和无人机增援。
杨文锋闻讯带人牵着6只警犬赶到现场参加搜捕,怎奈东湖水网纵横、草高林深,很多地方驯犬员都难以进入。放警犬独自进入密林深处寻找也有问题,一是超出50米就很难指挥;二是警犬视野较小,在水网交错的地方容易掉入陷坑。
正为难间,杨文锋看到一起参加搜捕的武汉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九大队大队长刘军也在挠头。东湖岸边大树参天、枝叶茂密,他带来的无人机在空中侦查很难看清下面的情况。
“要是能让无人机带着警犬一起搜捕就好了。”刘军忍不住向杨文锋提议。参加搜捕行动无数,刘军深知无人机的长项与短板。无人机飞得高、看得远,搜索范围大,但就怕有遮挡物。
有一次,他和战友进山搜捕一名持刀歹徒,他们在一人多高的草地里来回搜了一两个小时,最后发现歹徒竟然就趴在离他们不远的一个土坑里。
“要是有警犬,早就捉住了。”排除东湖野猪的险情后,刘军与杨文锋一拍即合,决定将无人机与警犬嫁接,让警犬开“天眼”。
起名“哮天犬”,因为它能捉住“孙悟空”
3月26日,杨文锋从100多只警犬中挑出两只有搜捕经验的马犬作为试驯犬,刘军则派出4名“飞手”配合。两人还专门为两只警犬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哮天犬,“因为哮天犬是最厉害的搜捕犬,连千变万化的孙悟空都能找出来、咬一口,其中‘天’字还暗寓着无人机”。
警犬与无人机合练看似容易,实际上两者不在一个“频道”。据警犬基地训练主管王子博介绍,马犬虽然以聪明、灵敏著称,但训练仅一周就退出了一只。
在警犬训练中多以抛球引导。刚开始,无人机驯犬采取了传统的抛球方式,将球挂在无人机上,通过抛球来引导警犬执行指令。一次,在引导警犬返回时,驯犬员习惯性地将手中的球抛给了警犬,此后,这只警犬就养成了边跟着无人机跑边回头看驯犬员是否抛球的习惯,无奈只好让它退出。
剩下的一只警犬继续训练了两个月,又发现了一个问题。犬类以嗅觉为主,视力有限,分不清颜色,当无人机升空超过30米的时候,它就很难看清无人机上悬挂的吸引球。在这种情况下,认球不认机的警犬就无法完成指令。
“无人机搜索往往都在高空,挂球引导警犬,限制其行动。据了解,国内其他地方的无人机警犬协同训练也受困于此,在实战中难有作为,怎么办?”苦恼不已的刘军和杨文锋开始分头想办法。
一天,一则犬主用激光笔逗狗的搞笑视频引起了刘军的注意。能不能将激光笔装在无人机上引导警犬行动?结果一试竟然有效。
不断加装备,机甲警犬有“三只眼”
引导问题解决了,刘军和杨文锋就开始不断根据实战需要给“哮天犬”加装备。
8月13日,一名犯罪嫌疑人逃进双峰山,警方闻讯封山搜捕。上午10时,刘军与杨文锋分别带人赶到嫌疑人弃车处参加搜捕。下午3时,一只警犬在离嫌疑车辆约1.5公里处的山腰找到了嫌疑人抛弃的毛巾。
杨文锋与刘军遂将带来的16只警犬与14架无人机组成矩阵,展开地毯式搜索。继续向前搜索约2公里,发现一处绝壁,多名驯犬员在带警犬尝试通过时摔倒负伤。两人正准备启用机犬协同搜索,天降大雨,警犬也失去寻找的方向。次日,嫌疑人迫于压力向警方自首。经查,其藏身之处就在对面的山上。
总结这次搜捕经验和教训,刘军和杨文锋给“哮天犬”身上加装了一堆装备。
8月29日下午,记者在警犬基地参观机犬合演时看到,“哮天犬”头戴黑盔、身穿黑色马甲,全副武装,威风凛凛。
一旁,主管王子博告诉记者,“哮天犬”佩戴的头盔上装有一个电子探头,背上的马甲装有防震云台和360度旋转扫描镜头,以便后方“飞手”同步看到警犬前方及周围的情况,与无人机上的视频探头一起形成空中和地面立体监控,引导警犬搜捕,发现可疑目标。
目前,他们正在给“哮天犬”加装爆闪灯等防暴装备,以便在抓捕行动中能够快速启动、制服嫌疑人。
据了解,9月底,作为武汉市公安系统科技创新一等奖项目(本报曾报道),该项目将在进一步完善后参加湖北省公安系统科技创新大赛。
文/陈勇 詹绾 袁野
摄影/高文举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