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塑造发展新动能
光明日报 2024-08-01 09:15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时,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战略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三个关键要素组成: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力就是生产要素内部及其之间以一定的结构组合而形成的有机系统,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是劳动直接作用的对象。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当新的科技出现后,随着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新提升、劳动对象的新变化、劳动资料的新变革,三者之间的优化组合也发生了变革,生产力便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生产力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这些关系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和分配方式,并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关系不能及时调整,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此,生产关系必须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革,以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就在于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并推动生产力不断进步和跃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能够推动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转化为产业创新,可以进一步促进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深度转型,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更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总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力求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努力寻求科技的突破性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的突破性创新,通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将科技创新更为高效地转化为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既表现为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也表现在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源头,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即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形成新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绿色发展,就是寻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融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调整与新质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力。应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和统筹政策安排,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促进生产力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提供更好制度安排。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此外,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降低成本等措施,改善市场主体的经营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特别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创新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流动,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特别是要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的协同合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良好创新环境,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为实体经济发展形成良好金融支撑。金融市场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为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开展金融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在引导市场资金投向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质生产力。

文/尹志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在统筹新旧动能接续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3
新质生产力: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动能
光明日报 2024-10-19
把准新质生产力发展脉搏
光明日报 2024-09-03
经济日报: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赶时髦”、不能“一刀切”
经济日报 2024-08-26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民日报 2024-08-10
新知|专家谈数字企业创新:数字经济发展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1
在深化认识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民日报 2024-06-28
构建适应生产力跃迁的生产关系
经济日报 2024-06-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