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难度动作 还看人形机器人:长三角各地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解放日报 2024-07-03 07:41

近日,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获批。

两大省级平台相继获批,安徽剑指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决心不小。在此之前,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于5月末发布《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计划明确,安徽省到2027年初步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其创作的科幻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了“机器人(robot)”一词。百余年后的今天,“机器人”已经远超其最初定义,涵盖了从简单的自动化机械臂到复杂的自主智能机器的各种形式。但是,模仿人类的外观和行为、应用场景全方位覆盖人类活动、最符合百余年前创造出的“机器人”一词本意的人形机器人,始终是机器人产业皇冠上最抢眼的那颗明珠。

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重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人形机器人被视作重要的未来产业之一。去年10月,工信部下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又出台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产品”。

安徽要建发展高地

此番获批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均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该中心成立于2021年9月,是安徽省委批准设立、省部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智能无人系统、先进探测与感知、先进物质与能源、关键共性技术四大发展方向,注重在原理突破、技术攻关和应用推进“三线”布局,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据介绍,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聚焦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这一主轴主线,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测评”全方位全链条技术布局,形成“提出需求—技术突破—技术迭代—场景落地”的内循环,加速突破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强健肢体和综合测评四大核心关键技术,建设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科研机构,专注于核心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将为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根据《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安徽省有涉及人形机器人高校院所研发团队11个,产业链企业21家。无论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还是“肢体”,安徽都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

“大脑”方面,总部位于合肥的科大讯飞在国内率先打通以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机器人从“大小脑”到“肢体”运动控制的全链路;江淮中心则正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人形机器人“智慧大脑”关键技术研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自研原子大模型Atom,在全球开源平台GitHub上获得超过1.1万星标。

“小脑”方面,江淮中心已建立人形机器人“小脑”智能控制平台软硬件框架;中科大在仿生机器人、智能驱动材料方向国内领先;合工大在驱动控制算法方面国内领先;中科深谷、合肥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相关产品实现产业化。

“肢体”关键零部件方面,中科深谷、埃夫特的驱动器、控制器,安徽大学、中科深谷、清能德创、清川电气的伺服电机,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的柔性力敏传感器,安徽埃力智能的智能力控传感器,合肥海康威视的视觉感知系统,北方微电子的MEMS传感器等已有成熟技术成果或产业化,国轩高科、盟维新能源等具备人形机器人动力电池研发转化能力,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结构设计和合肥柔性科天智能柔性皮肤技术国内领先。

长三角空前热闹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的当下,人形机器人这条颇具科幻色彩的赛道,在长三角正变得空前热闹。安徽之外,长三角各地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皆有所动作。

3月27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宁波启动。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的熊蓉教授团队联合共建,以建成一个重大高能级创新平台为目标,重点开展人形机器人智能感控技术研究和整机系统研发,全力打造集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产业辐射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宁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目前宁波机器人全产业链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实现规模以上产值近80亿元,基本形成了涵盖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应用及科研等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

在江苏,无锡则有望成为当地人形机器人产业重镇。2023年,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该企业早在2020年就落户无锡,与无锡天奇股份共同成立了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的探索。今年4月,无锡又携手上海、香港两地,成立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主攻控制人形机器人灵巧运动的“小脑”,从而提升人形机器人非结构化环境下全身协调移动、灵巧操作及人机交互能力。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道路也在长三角初见端倪。5月13日,国内机器人行业明星企业、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宇树科技,正式开售旗下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G1。这款商品化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实现动态站起、坐下折叠、舞棍等高难度动态动作,也能完成拿取鸡蛋、开汽水瓶等精细动作,其9.9万元的售价更进一步拉近了普通消费者与人形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为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全面商业化创造出了想象空间。

文/于量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巨头扎堆入局 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行渐近
证券时报 2025-01-22
抓住关键发展人形机器人
经济日报 2025-01-10
“具身智能”如何加速人形机器人进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4
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深圳商报 2024-12-04
武大人形机器人会说话了
武汉晚报 2024-10-31
人形机器人产业利好不断 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证券日报 2024-10-15
石景山区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4
国庆假期多款机器人亮相热门景区 新款“成都造”人形机器人 预计年底发布
成都商报 2024-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