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5000块工资46个工作群”的热搜词条,让不少人打开了话匣子。“46个工作群真不算多”“跟我比你们输定了”“上百个工作群的人飘过”……
工作群几十上百,是多是少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其具体的工作性质。比如,此前有媒体报道,一女子从事商场地产设计工作,每个商场有数百个店铺,需逐个审核店铺设计图纸,因此累积了600多个群。
工作不同,情况各异。但大家对工作群话题反应强烈的背后,其实是“打工人”对“始终在线”“时刻被群消息轰炸”的普遍痛感。随时随地可能被@,只要提示音响起,便“心头一紧”。各种通知不断,各种“收到”刷屏,看上去是动动手指,但反复累加,屏幕背后往往有难言的压力。
客观来说,基于即时、便利等特点,“拉个群”当然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但眼下的情况是,凡工作必建群,不建群似乎就不会工作了。层层皆有群,大群套小群,工作群越来越像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给人严重过犹不及之感。
一来,极大增加了无用信息负累。利用微信群确实能减少通知环节,但鉴于群本身的信息流属性,与通知相关的人不得不随时关注群消息,才能防止信息被遗漏。此外,很多临时性的事务也在群内通知,很多不相关的人也被裹挟着读消息回消息。这与大家经常吐槽的“陪会”,其实是一个性质。劈头盖脸的信息,对工作时间、精力都是相当的损耗。
二来,只顾转发不管落实,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在一些传达者的逻辑里,群建了,信息转发了,也收到回复了,似乎留痕就到位了、工作就完成了。可具体任务到底如何执行,有无相应的材料条件,最终验收标准是什么,往往并无下文。踢皮球式一转了之,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让一线执行者一头雾水,硬着头皮也未必能落实到位,来回折腾让人不免身心俱疲。
三来,模糊工作休息边界,降低工作实效。工作紧、项目多,不时会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大家都能理解,也都愿意去拼。但这不意味着无限干扰和压缩休息,也不意味着要为了无谓形式空耗时间。爱岗敬业需要吃苦耐劳,也需要务实高效,在张弛有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以工作为名却没有实际产出的“时刻在线”。
工作群的建立,是为了工作。说到底,工作群在精不在多,信息不在群发转发,而在点对点落实。清理僵尸群、形式群,避免虚耗空耗,大家的精力才能用在干实事的刀刃上。
文/晁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