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团队建立使用天然离子荷电测量大气颗粒物粒径谱的观测网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9 19:30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和蒋靖坤教授团队在大气颗粒物测量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团队使用自主研发的科学仪器,联合多家合作单位,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珠海、昆明等地建立了同步在线测量大气气溶胶粒径谱的观测网络。新仪器采用大气离子对气溶胶的天然荷电过程代替了传统的人工荷电,提升了大气颗粒物粒径谱测量的准确性,显著降低了观测成本。相关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大气颗粒物理化特性、气候效应和健康影响等方面的认知。

大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是决定其气候效应和健康影响的关键参数,长期监测并获得大气颗粒物粒径谱数据具有重要意义。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均建议开展相关监测工作,美国和欧洲已经建立了一些观测网络。现有测量气溶胶的电迁移率粒径谱仪使用人为荷电器产生离子对气溶胶进行荷电,并假设气溶胶的荷电分布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在长期大气观测中,荷电离子的性质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气溶胶荷电分布的变化,偏离所假设的固定值。而且这些变化不能被现有观测网络所用仪器获知和记录,这给粒径谱测量结果带来了无法追溯的不确定性。

团队前期研究提出了新的测量思路,将目前仅测量带单一极性电荷的气溶胶改为同时测量带正电和负电的气溶胶,使用团队新提出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而实现实时追踪离子性质和气溶胶荷电分布的变化,提高粒径谱测量的准确性。团队自主研发了使用新测量思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双极电迁移率粒径谱仪,同多家单位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珠海、昆明等地建立了同步在线测量大气气溶胶粒径谱的观测网络,自2023年4月起开始持续运行。这些新仪器使用大气离子对气溶胶的天然荷电代替了传统的人工荷电,并建立了一套包含实验室标定、外场观测比对、数据反演与验证的质控体系,同时显著降低了观测网络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所建立的观测网络持续获得了各地的10-700纳米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与大气颗粒物总数浓度观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粒径谱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各站点所用的双极电迁移率粒径谱仪实验室标定结果和大气外场比对结果一致性好。同时,该研究发现在六个大气站点的长期观测中,天然离子性质比较稳定,证明了这些站点的天然荷电过程可用于其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测量。各站点的气溶胶粒径谱呈现出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北京、上海和武汉三个城市站点的气溶胶数浓度显著高于深圳、珠海和昆明的三个郊区站点,这也反映了城区人为活动对大气气溶胶的影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中国东部冷流雪观测试验启动 探究冬季致灾暴雪成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8
我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投入业务运行 九大暴雨科技重要进展在武汉发布
武汉晚报 2024-10-21
什么是新粒子?清华团队带你正确认识大气颗粒物污染
清华大学 2024-03-31
三年行动计划后,北京夏季二次气溶胶显著减少
大气污染来源实验室 2024-01-19
首幅!风云气象卫星大气中氨气浓度全球分布图发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23
可对地球进行“二氧化碳体检” 中国团队构建低成本“诊断”网络
中国新闻网 2023-11-07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二氧化硅颗粒
澎湃新闻 2023-10-17
“夸父”升空与“羲和”共同逐日 中国初步建立综合性太阳观测网
科技日报 2022-10-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