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3”及《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日前发布。从总指数看,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增长,总指数得分近10年增幅达83.81%,年均增长率达6.99%。北京创新资源、创新服务、创新绩效三项一级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在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中稳居榜首。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北京正在用更多创新的办法解决减量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减量发展,是北京这些年来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从城市功能布局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个大局出发作出的选择。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持续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一大批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有序退出,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减量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高质量地发展。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一朝舍弃多年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关产业,必然要面对发展动力从何而来、发展活力怎样激发等现实问题。令人欣喜的是,北京找到了依托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有效路径。
2023年北京GDP超过4.37万亿元,同比增长5.2%。这一成绩的取得,展现出的正是北京坚持减量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各项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聚焦的不懈努力。
创新,成为北京发展的关键词。从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量28%以上,到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6个科技基础设施平台进入科研状态;从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到2022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位居国际知名创新城市前列;从取得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到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支撑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风起云涌。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组提出,新时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亮点纷呈: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形成;创新环境显著优化,高品质政策环境加快完善;创新服务持续提质,高标准技术市场实现突破;创新绩效稳步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以一级指标中年度增幅最大的创新资源为例,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已聚集全国近二分之一的“两院”院士、近三分之一的“高被引”科学家,为北京率先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未来北京创新发展仍需克服诸多挑战。从宏观看,要让战略规划更好发挥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协调联动作用,进一步优化科研布局和产业布局。从中观上看,要持续扩大高校、科研机构在经费使用、岗位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科技创新金融、财税等服务体系,加强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新产品新服务的研发应用。从微观上看,要加快制定急需紧缺创新人才目录,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支持人才流动,为创新人才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便利服务。
抓住新一轮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契机,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创新体系,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北京的高质量发展必将释放更大创新活力。
文/劳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