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版的2024年第1期的《人民文学》上,刊发了以《创业史》而知名的作家柳青的作品《在旷野里》。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这是柳青的这部长篇遗作在完成70年后首次公开面世。柳青研究学者、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金认为,《在旷野里》的发表将为读者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大家得以发现一个被误解、被误读的、更加真实的柳青。
柳青遗作手稿从哪儿来?
去世前托付给大女儿
1959年4月,一篇名为《稻地风波》的小说在《延河》月刊连载,立即引起文学界的轰动。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十七年文学”重要收获之一的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
但其实,柳青在《创业史》之前,还创作过另一部一直未公开发表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手稿1953年10月改定。
柳青的大女儿刘可风回忆,1978年3月的一天——柳青去世前3个月,进入生命晚期的柳青让她回家把他留有的文字全部拿来。“父亲最后拿起的就是这部书稿,他一只手用力擎起,用另一只手来回抚摸,眼光中有着像对亲子的留恋和不舍,他缓缓地说,‘以后,以后……没用就毁了吧’。”
柳青《在旷野里》手稿正文首页
柳青《在旷野里》手稿正文尾页
柳青去世后,此手稿刘可风又一直保存了许多年。在录入电子版时,刘可风给父亲未发表的这部小说起名《县委书记》。此后,曾先后和一家杂志社、一家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始终未果。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邢小利撰文透露,大约是2018年上半年,刘可风将柳青这部遗作的手稿交给了他研究。2019年的夏秋之际,刘可风约邢小利在离她住处不远的含光门里一家饭店吃饭。“我们聊了三个多小时,从中午一直聊到半下午。谈到柳青长篇小说遗作,她希望最终能够出版面世,嘱我留意。”邢小利在文章中回忆道。
之后,邢小利又把作品推荐给正在编辑《柳青全集》的学者李建军。2023年7月,李建军看了之后,建议用《在旷野里》作为书名。对此,邢小利解释,“在旷野里”是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汇,也是一个意象,如小说写县委书记朱明山和县委副书记骑着两辆自行车,“在旷野上月牙照耀下的公路上飞奔”,“在渭河平原上的旷野里是这样令人迷恋”。“在旷野里”,有象征性,蕴含丰富,意味深长,有小说所写年代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也有相当的现代性。
经李建军推荐,柳青这部遗作刊发在《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上。至此,时隔长达70年的柳青长篇遗作终面世。
遗作手稿究竟写了多少字?
故事基本完整,只是有头无尾
青年学者文金在2019年5月在至2021年3月曾有幸做过一段时间刘可风老师的助手,对她进行访谈,从而了解到关于这部遗作的情况。
2019年5月下旬,受刘可风委托,文金参与了这部遗稿的校对等工作。由于当时原稿在北京某出版社,他直到2021年3月18日才见到从北京寄回的柳青手稿原件。文金告诉北青报记者,手稿用棉线装订在一起,纸张自然泛黄,前后几页稍有些许卷角和残损,正文完整无缺损,字迹清晰无漫漶。“我见到的手稿共189页,除首页写有毛泽东引文无页码,其他手稿页码从‘1’一直编到‘188’。手稿按稿纸格子计算有9.79万字,文字录入后电脑统计7.5万字。”
2020年9月,文金陪同刘可风回到柳青故乡吴堡(张永强 摄)
文金表示,留存的手稿是一部长篇小说的开头,已有篇章内容连贯,故事也基本完整,只是有头无尾。手稿未写书名,整部手稿用蓝色墨水书写,刘可风说父亲是用刚解放时买的派克钢笔写的——柳青非常珍爱这支笔,《创业史》也是用这支笔写出来的。手稿卷面工整、书写流畅。字是繁体行书,一字一格,从左至右,工整有序。虽然字小如绿豆,却苍劲舒展,气韵生动。
对于坊间流传的这部长篇小说遗作手稿被烧了的传说,刘可风在《柳青传》中作了含蓄的回应。书中写道:“来长安后柳青酝酿了一个新主题,写一部反映农民出身的老干部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心理和新表现”,“他用半年多的心血完成了这部作品”,“经过整理和抄写的最后一稿已经用棉线装订起来”,“他实在不满意这部新作,划着一根火柴……这也是自己劳动的成果呀,他又不舍地掐灭了刚刚燃起的火苗。”
在2019年6月1日的访谈中,刘可风告诉文金,柳青对《县委书记》做过多次修改。她说:“按我对父亲写作习惯的理解,这不知是他写的第几稿了。他写作时总是改来改去,改得天头地角都满了……按这部手稿的整洁程度,此前肯定是另有草稿的。至于已经写了几稿不好断定,但确定的是他肯定认真改过。”
柳青在田间劳作之余与乡亲们聊天
遗作反映了啥主题故事?
批判基层干部的官僚主义
据介绍,《在旷野里》的时间背景是1951年7月初的盛夏时节,地点是陕西渭河平原某县。故事围绕正在发生的棉蚜虫害这一核心情节展开。小说通过县委书记朱明山和县长梁斌在治虫工作中所采取的不同工作举措,展示的不同工作态度,取得的不同工作效果,批判了基层个别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和作风飘浮现象。此外,“作品中还提出了新老干部之间的矛盾问题,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曾在白区工作的干部和解放区干部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刘可风曾回忆,“柳青最终搁笔前后,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消息传了出去,省委宣传部派来干部,想了解情况,并劝他尽快将小说发表。他没有犹豫,坚决地摇了摇头”。
为什么不发表呢?刘可风认为,“作为一个专业作家,两三年没有发表作品,何以心安?他感到苦闷。但拿不满意的作品去应付?他不!这一点很坚定,他决不愿意在已有的水平上徘徊,在老路上走来走去。”文金则认为,对时代的歌颂与对人民的颂扬,一直是柳青创作的主题。而《在旷野里》一反“常态”,矛头直指新中国成立后老干部的享乐主义思想,并对其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柳青可能担心当时发表可能会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旷野里》写在《创业史》之前,虽是未完成稿,但作品叙事相对完整,表现出对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高超把握,是一部以现实主义审美品格展现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火热生活的小说杰作。更有学者认为,可以说没有《在旷野里》全新的发现式创作,就没有《创业史》的全新的纵深式叙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