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20年,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前线奋战了16年,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刑侦支队九队队长、反诈中心副主任杨文卿不断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为老百姓挽回财产损失。
近三年来,杨文卿带队侦破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000余起,止损2亿余元,由他首创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技战法”在全国推广。他荣获2023年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追着犯罪分子跑”
2008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兴起,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成立全市首个反诈专业探组,原本从事反侵财案件打击的杨文卿开始接办这类案子。刚从事反诈工作时,杨文卿每天“追着犯罪分子跑”——接到群众报案,锁定犯罪嫌疑人,天涯海角追踪抓人破案。
那些日子里,杨文卿满脑子都是“诈骗犯罪分子行踪分析”,“说走就走”是工作常态,冰天雪地里蹲守过,骄阳烈日下狂飙过,深山老林里搜寻过……他开玩笑说,跑遍了全国各地,对各地的风景名胜一概不知,若问哪些地方曾藏匿过诈骗窝点,“一清二楚”。
十多年前的夏天,上海警方首次赴东南亚某国侦办电信诈骗团伙案,杨文卿是专案组成员。实地踩点、走访排摸、分析研判……一个多月后,目标锁定一幢三层小楼。可当专案组在当地执法部门配合下冲进诈骗窝点时,那里已人去楼空。
杨文卿和同事对窝点展开了地毯式搜查,在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些纸张碎屑。他蹲在地上,将纸屑拼出了3张小纸条——每张纸条上都有一个受害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这些信息后来成为案件侦查的关键突破口。最终,上海公安专案组成功在当地抓获20多名犯罪嫌疑人。
“他是典型的‘细节控’。”浦东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研判分析大队民警陆学渊说,“做诈骗案件侦查,一定要细心,这是从杨哥身上学到的。”
“追着犯罪分子跑”的那几年,杨文卿参与侦办了很多重大案件,但他并未止步,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发案率”:为什么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还是居高不下?为什么犯罪嫌疑人越来越难抓?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最初是广撒网式的“乱枪打鸟”,2015年前后,开始借助大数据实施精准诈骗,每年有数百亿元的资金被骗子卷走。
“我们的工作思路必须要变。”杨文卿和同事们创新提出“全链条打击”理念,打造了反诈一体运作闭环模式——从潜在被害人预警,到案发后的信息研判,再到被骗资金的止付冻结。他带领团队探索首创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技战法”得到公安部肯定,在全国推广。
这种“技战法”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2023年,浦东公安分局成功劝阻潜在被害人5万余人,追赃挽损1.1亿元,追赃挽损率较前一年提高4倍,挽损金额位列全市第一。
探索反诈宣传新路径
近年来,杨文卿和同事们不断在“骗不出去”上下功夫,从前期预警介入到最终劝阻回访,让警方的反诈劝阻形成闭环。他们还在“追得回来”上同步发力,以分局反诈中心为平台、整合全局优势资源,积极对接运营商、银行研究推出“一键止付”机制,不断为反诈止付提速增效。
小丽(化名)曾深陷“网恋骗局”,派出所民警两度上门都吃了闭门羹,于是浦东分局反诈中心介入劝阻。杨文卿也登门两次,都被小丽拒之门外。第三次上门,杨文卿带来了有类似经历但被成功劝阻的“反诈志愿者”李女士。李女士和小丽在房间里促膝长谈好几个小时,小丽红着眼睛出来后,当着众人的面删除了骗子的微信,并感谢民警对她的帮助。
“止案于未发”,变反诈为防诈,这一策略成效显著。杨文卿和同事们在打击破案的同时,也致力深耕反诈宣传体系建设,在全区范围探索反诈宣传新路径。
近年来,浦东警方多次开展入户宣传,精准分析每个社区人口特征、多发类案特点、易受骗人群,定期发布电信诈骗预警信息和防范宣传指导意见。
去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从制度层面为反诈工作进一步筑牢了法治根基。目前,上海已建立起27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越来越多的单位、部门、企业和群众加入反诈队伍,上海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既遂数和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8.1%和17.4%,实现“五年连降”。
文/邬林桦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