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来自文物保护、壁画艺术、建筑等领域大咖云集,共庆北京法海寺落成580周年,当天“法海寺:壁画技术、艺术与历史”主题论坛同时召开,上述专家共聚一堂,为法海寺壁画保护献计献策。
本次活动包括仪式环节和主题论坛两部分内容。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法海寺博物馆、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分别与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和石家庄市毗卢寺博物院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当天与会专家参观了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馆长、策展人刘晓波的带领下,了解法海寺壁画数字化的历程和成果。通过数字化,大家不但能“看得清”壁画,还能“看得懂”壁画。刘晓波举例说,法海寺大殿空间跨度狭小,壁画高大精细,观众又不能像专业人员一样登梯子、拿着放大镜观看,很影响观看效果。而经过数字化后,观众可看得到壁画的各个小细节。同时,数字技术也可以随时调出壁画涉及的相关知识,让观众深入了解壁画背后的故事。
在随后召开的壁画文化主题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以“法海寺:壁画技术、艺术与历史”为主题,从壁画保护研究、内涵挖掘、价值阐释、数字化利用、活化利用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研讨。
在论坛上,多名与会专家提到,法海寺壁画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保护研究不应局限在壁画研究上,还应关注到壁画所处的墙体、寺庙甚至街区。比如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教授级高工、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成员王立平就提到,应该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用科技手段保护好壁画所在的墙体。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成员胡东波也认为,法海寺壁画保护要考虑内因和外因两种元素,要注意探讨环境和文物保护的整体关系。“应该对壁画病害做系统性的调查,再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性措施。同时,我们还应该做好方法和技术储备,一旦出现状况后,要有对应的措施去保护。”胡东波说。
首次集中研讨结束后,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法海寺博物馆向壁画研究和文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发出邀约,征集关于北京法海寺壁画保护和研究的论文评述,为下一步深入保护、研究法海寺壁画提供有力支撑。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主题论坛活动还面向公众特别推出限量款纪念票、纪念印章、集章本、集章卡,发布主题征文,制作“我在法海寺讲壁画”系列短视频,举办壁画制作、沥粉堆金免费体验等活动,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接触法海寺的机会。
据介绍,下一步,石景山区将继续持续做好文物保护研究和安全管理工作,深入挖掘文物价值,拓展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利用途径,更好地将文化遗产挖掘好、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传承好,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摄影/赵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