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2024 基金公司主打攻守兼备
中国基金报 2023-12-04 11:19

2023年还剩最后一个月,基金公司为2024年产品布局积极谋划。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多家基金公司,他们对2024年市场比较乐观,在产品规划上主打攻守兼备,进行“全链条”布局。

攻守兼备

2024年基金公司在布局思路上更强调“攻守兼备”。

汇丰晋信基金总经理李选进直言,如果把新发作为“进攻”、持营看作“防守”,那么2024年的产品布局策略应该是“攻守兼备”。

“老产品方面,将不断加大投资者陪伴力度,缓解投资者焦虑,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科学投资。在新产品方面,2024年将积极布局固收、养老、海外投资等领域,力求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资产配置工具,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李选进说。

持“攻守兼备”布局思路的基金公司不在少数。兴银基金表示,2024年产品布局,将结合市场表现及公司产品线情况,做精做优每只产品。同时还将加大对现有绩优基金的持营力度,提升绩优基金在渠道端的投资体验,提高投资者认可度。

海富通基金的布局思路也是攻守兼备。海富通表示,公司有丰富的新发产品储备,在主动权益、量化指增、行业细分、“固收+”产品等方向均有布局计划。此外,公司将依靠均衡选股和科技成长两大投资方向上的主动管理能力,宣传推广优秀的持营产品,同时持续加强“固收+”产品的推广及债券ETF投教,满足渠道客户资产配置的需求。

逆市之下布局主动权益基金也是行业的一个方向。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虽然比较难,但还是想逆市做一些主动权益产品。“市场没有理由再悲观下去。在当前阶段,我们应该引导投资者做一些低位布局,期待行情起来之后,能以实实在在的收益改善投资者的获得感。”

发行市场有望回暖

从基金公司的布局思路可以看到,行业热切期待发行市场回暖。

“目前需求修复和供给创新两者相向而行,2024年公募基金市场有望焕发活力。”李选进展望后市表示,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权益市场有望迎来修复。随着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环境的不断好转,投资者信心也将恢复。同时,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公募基金行业坚持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选择和更丰富的投资解决方案,帮助投资者应对市场波动。

鹏扬基金总经理助理易文强从行业发展和居民财富增长趋势谈起,认为稳中有进应是常态。

易文强分析道,2020年~2022年,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这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理财新规落地后财富管理市场开始净值化转型,带动资金流入公募基金;二是房地产市场降温后,投资者资产配置需要另寻他路,很多人增配金融资产;三是政策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公募基金监管严格、规范透明、信息披露较为完善,体现出比较优势;四是随着投资者需求的不断细化,公募基金凭借产品创新和多元化的风险收益特征,可以较好地对接投资者的需求。

他表示,2023年以来,居民财富配置再平衡进入一个平台期,上述第一个原因带来的增量资金流入放缓,而后三个原因长期来看有望继续强化,这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在销售方面将更加重视结构转换带来的投资需求,更加重视投资者持有体验和获得感,相信这将为基金产品的发行和持续运营带来更好的动力。而且,2023年实体经济恢复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有望在新的一年支持基金行业平稳增长。

“从经济修复预期来看,2024年大概率好于2023年,市场有所好转,基金销售应该也会回暖。相信无论是首发还是持营,2024年表现都会更好。”招商基金相关人士表示。

建信基金表示,展望明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新发市场可能相应会有所好转。尤其是随着机构化程度越来越高,被动指数产品的发展将继续保持强势。

不过,也有受访人士对于明年的发行市场比较谨慎。

上述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2024年基金发行环境取决于市场行情的走势。即使市场行情走牛回暖,基金未必能立即重获投资者认可,也许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销售是否能有新的变化、态势是否能够扭转取决于市场。如果市场没有赚钱效应,客户赚不到钱,发行销售可能会持续低迷。”金鹰基金表示,在市场未有明显好转之前,继续关注低风险低波动的固收类产品。

继续发力主动权益类基金、“固收+”和ETF

从具体品种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固收+”、ETF、QDII、养老等是基金公司发力的主要方向。

“对于主动权益、‘固收+’、ETF,我们还会持续发力,已经安排了一些新发产品,整体更看重持营,争取细水长流,给投资者带来比较好的投资体验。”一位基金公司产品人士表示。

李选进介绍,固收投资方面,将挖掘并布局固收及“固收+”产品的市场机会,进一步完善中低风险产品梯队。权益部分,除了关注主题型产品外,还将重点开拓海外投资、养老等多元领域,尝试布局养老基金、QDII等产品,力争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招商基金表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投资者亏钱效应持续下的风险偏好下移和股债市场未来走势的错位。2024年,在主动零售产品布局上,以均衡策略为主、不押注单一风格和品类、聚焦低波稳健“固收+”是较好的解决方案。短期来看,客户的风险偏好和需求在于低波稳健属性的债基产品上;中期来看,均衡风格的主动权益、注重回撤管理的稳健“固收+”依然是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的重要产品。

招商基金人士进一步介绍,在被动指数布局方面,重点围绕超跌成长、景气度提升以及风格策略产品方向布局。随着美联储加息结束,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小幅复苏,成长风格及主题有望迎来配置窗口。2024年投资者行为变化将带来增量资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稳步入场将成为压舱石;ETF也将承接一部分增量资金,因此风格策略类产品也值得关注。

兴银基金透露,2024年将重点布局主动权益类产品。公司2022年8月首批申报了与持有期限挂钩的让利产品,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降低持有费率成本。“固收+”方面会结合产品线和基金经理能力圈,推出中低波动产品。

海富通基金表示,2024年将在主动权益类、“固收+”产品、ETF、FOF上持续布局。主动权益类产品开发注重投资标签的风格化和鲜明化,进一步完善“固收+”产品线,开发更多不同投资策略的产品;ETF产品上,结合公司投研优势适度布局;FOF注重开发海外配置类和境内权益类产品。

渠道寻求不同发力点

2023年,基金销售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中基协公布的数据,公募基金代销保有规模百强,包括53家券商、24家银行、21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和2家保险公司。三季度,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保险公司以及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2.53万亿元、1.38万亿元、1.33万亿元、681亿元、44亿元,占比分别为47.59%、26.06%、24.98%、1.28%、0.08%。

新格局之下,基金公司在各类销售渠道中进行差异化布局,寻求不同发力点。

李选进表示,不同渠道的投资者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将针对各渠道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策略、发力不同产品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券商和互联网三方机构在指数业务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我们会在场内外指数品种的联动方面做一些倾斜。”上述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对于银行渠道,金鹰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将与熟悉的渠道深入合作,围绕客户需求做产品部署。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做一些低波动产品。如果权益市场出现机会,也会加大权益类产品的布局。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