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耕不辍,用艺术作品道出家乡新风景;他身体力行,走出廉情监督“文艺”新路径……他叫王胜利,一位64岁的退休老教师,也是一位拥有32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史各庄“庄里人”,眼看着家乡从大片的农田变为林立的高楼,他是史各庄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自2018年退休以来,王胜利笔耕不辍,发挥自身的文艺才能,深入辖区每个角落寻找创作灵感。这位老史各庄人,正用饱满的热情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书写着“庄”里的新故事。
他是文艺创作者 作品写出“庄”里新面貌
新征程上齐奋发,新庄溢彩放光华。
新征程上大步跨。务实肯干强中华。
——快板节选《新庄溢彩》·王胜利
随着清脆的快板声结束,百姓大舞台的压轴节目《新庄溢彩》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史各庄街道的惠民文化演出逐渐增多,王胜利经常作为志愿者在演出后台帮助演员们整理服装、搬运道具。 在一次演出的后台,王胜利正整理演出服,一位相声演员向王胜利提议道:“王老师,现在咱演的语言类节目都来自传统的成熟剧本,如今咱史各庄发展了,如果能把史各庄故事写出来,让咱‘庄’里人演‘庄’里事,这多好啊!” 演出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王胜利便将此事记在心上。“是啊,史各庄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美好的景象值得搬上舞台,让更多人看到。”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王胜利立刻联系各社区文体负责人,通过他们联络到很多在史各庄土生土长的“老乡”,也认识了很多年轻的“新史各庄人”,在社区的帮助下,王胜利逐一拜访,认真记录。“这片地在我年轻的时候还都种着庄稼,现在全是高楼了。”领秀慧谷社区一位79岁的老居民一边向王胜利展示着老照片,一边讲述着照片中的老故事。
王胜利把收集到的照片和故事认真记录下来,按照照片中的指引,再度来到相应的场景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与停留。从前的田地土坡,如今是林立的办公大厦;从前的砖瓦平房,如今是整洁的高层小区;从前的羊肠小道,如今是宽阔的柏油大路;从前了无人烟的荒地,现在是居民每晚散步、跳舞的休闲广场……
对往事的回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与现实中美好的场景彼此交织,融合成一幅反映“庄”里蝶变的新图景。“打竹板来响连环,我们来把家园赞。我们街道史各庄,就在沙河南岸边……”一篇五百余字的快板作品《新庄溢彩》就此诞生。
王胜利将其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春雨润花甲”上,恳请读者指正。经过一遍遍推敲和修改,时隔一个月之后,最终版定稿,各个社区纷纷邀请王胜利前来指导《新庄溢彩》快板表演,《新庄溢彩》也成为“庄”里脍炙人口的经典演出剧目。
王胜利还创作了《赞美我社区》等多篇关于家乡史各庄的作品,在辖区居民群众中间广为传颂。同时,他还是史各庄街道宣讲团的中流砥柱,每年参加宣讲多达40余场,将史各庄故事讲给更多人,是他始终坚持的目标。
他是廉情监督员 聚焦基层治理做一线“前哨”
我是廉情监督员,义务监督责任担。
列席会议参政严,参加活动亲体验。
察看三务公开栏,决定执行是重点。
监督两委与职员,促进活动好开展。
——打油诗《廉情监督员》王胜利
这首名为《廉情监督员》的打油诗,用朗朗上口的语言将政策规定阐述得生动易懂,而诗中描述的,正是王胜利作为廉情监督员的职责所在。退休之后,王胜利便积极主动投入到基层监督工作中,至今已逾五年。
这五年来,他将自身的文学特长与廉情监督员“一线”监督巧妙结合,围绕街道重点工作、廉政风险点,每天坚持撰写一首小诗,以诗赋情,弘扬廉洁文化,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并应居民邀请发送到各个微信群中,大家亲切地将这些小诗称为“胜利晨语”。
作为一名廉情监督员,除了以“胜利晨语”广泛宣传,他还积极配合街道纪工委开展监督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及时纠偏,时刻发挥着“前哨”作用。在监督工作中,王胜利偶然听到有“北四村”村民传言说,“我听说了,咱这几个村的回迁楼盖不成了!”他立刻前去追问,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这位村民却含糊其辞,如何也说不上来,只是喃喃道:“我也是听说的,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
这种捕风捉影的谣言,不但会误导广大村民,甚至危害辖区的安全和稳定。王胜利立刻回到家里找到相机,亲自深入工地拍照录像,并以一首“晨语”阐明了回迁楼的实际进展:“二零一九荡秋风,腾空搬离人西东。初离故土心伤痛,只盼新楼早动工。二零二零九月中,新楼工地奠基成。平底建起最底层,工程进度日提升……”
王胜利还时刻注意着身边的“网络谣言”,发现有人在微信群散布有关辖区各类情况的不实信息,他当即指出错误所在,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用实际行动履职尽责,维护街道风清气正,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情点赞。
“我生在史各庄,长在史各庄,这里的点滴变化我都看在眼里,史各庄情结是一种刻在我骨子里的东西。”王胜利说,“能用作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为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尽绵薄之力,是我的毕生追求。”
编辑/赵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