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镇地处怀柔区北部浅山区,区域内山水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徐松义作为渤海镇政府环境办负责人,5年来奔波在渤海镇大街小巷,成了镇上远近闻名的垃圾分类“百事通”。
从无到有 垃圾分类有方法
2017年,初到渤海镇的徐松义还是垃圾分类的“小白”,秉着学习的态度,他来到杭州市用心学习当地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法。回来后,为了在镇内广泛推行垃圾分类,徐松义本着身体力行的原则,徐松义整日穿梭在渤海镇15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内,介绍垃圾分类知识,检查垃圾分类落实情况。
2020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徐松义和同事们建立一套全新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首先对公路沿线参差不齐的垃圾桶“开刀”,撤销公路沿线垃圾桶140个,拆除垃圾地箱8座,为垃圾桶站统一制作带宣传标识的防雨棚,在每个站点安排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看守并现场指导。此外,镇政府出资为每户居民配备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种分类桶,由垃圾分类指导员在每天早晚两次上门收集,对于分类明显不正确的“拒绝收集”并对村民给予指导,让越来越多人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关键小事”也是“关键难事”
一次,徐松义与其他科室工作人员到一家餐饮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检查。就在他们一行离开后,这家餐饮单位老板随口一句“不就是收垃圾的”让众人的心沉到了谷底。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徐松义没有气馁,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和同事依旧定期来到这家餐厅进行垃圾分类检查,解释分类规则。在一次次的耐心讲解后,这家餐饮单位开始理解他们的工作,为当初不礼貌的发言道歉。
三岔村风景秀美,作为旅游景点,对村容村貌要求较高。村中有一位大哥不愿意配合垃圾分类。面对这种情况,徐松义没有打退堂鼓,而是留心聆听大哥心声,帮助他处理家门口的垃圾。慢慢地大哥解开心结,不仅主动打扫自家卫生,还会帮村委会处理垃圾分类的工作。
基层工作的重点在于人心,而垃圾分类是最需要人的支持和配合的工作之一。“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垃圾,就需要人来处理垃圾”,徐松义本着这样的心态,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方式赢得村民们的尊重,成功化解了这样的“关键难事”。
5年奔波,徐松义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但他认为都是“分内的事”。在他看来,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只有锲而不舍,才能久久为功。
文/伍美仪 邓培钧
供图/徐松义
推荐单位/怀柔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