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服务挽救感情未成,能退费吗?法院判决退还1.5万元
扬子晚报 2023-09-08 10:31

婚姻恋爱出现情感危机,支付3万元购买情感挽回咨询服务,但最终未能达到效果能否要求退费?近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公布了这起特殊服务合同纠纷案的判决结果,最终酌定被告公司返还1.5万元服务费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上存在大量提供此类情感咨询服务的机构,而由此引发的纠纷乃至诉讼并不少见。这样的服务合同是否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顾客对效果不满意能否要求退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没能挽回与女友恋情,起诉要求退还3万元服务费

唐某与女友在恋爱中产生矛盾,为挽回情感,他找到一家提供情感咨询服务的公司。唐某于2022年7月与该公司签订了《情感咨询服务合同》,约定对方提供的服务包括线上专业导师辅导沟通技巧、答疑解惑等,线下上门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矛盾调解等。

双方约定,咨询服务费共3万元,该公司不能保证100%挽回情感成功,如唐某对咨询服务不满可申请更换导师。合同签订后,唐某支付了全部费用,对方也按约向其提供了线上辅导、咨询及现场与唐某女友沟通的服务,但最终没能帮唐某挽回恋情。

唐某认为,该公司未能进行有效服务,于是诉至槐荫法院,请求判令对方向其退还服务费3万元。

该案审理过程中,被告公司辩称,其已依约向唐某提供了情感咨询服务。因情感不受人控制,其在合同中明确不能保证100%成功,所以认为唐某要求退费没有依据。

法院:员工承诺具有效力,酌定返还1.5万元

该案的争议焦点为该公司是否应向唐某退还费用,对此双方各执一词。那么,法官会如何作出判断呢?

槐荫法院经审理认为,唐某与被告公司协商一致,签订的服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约全面履行。被告公司接受唐某委托后,在微信上为唐某提供了咨询服务,在线下两次到唐某所在地现场进行调解,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唐某主张该公司未能帮其挽回感情违背了合同目的,但未能举证证实对方曾向其承诺100%的成功率。

法院认为,根据涉案合同及唐某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可以看出唐某对于调解不成有心理预期,并向被告公司员工询问如调解不成如何退费的问题,而该公司员工则表示了如果没有挽回成功可以退还50%左右费用的意思。根据《民法典》第170条的规定,被告公司员工关于退费的承诺虽未在合同中体现,但其系履行公司的工作任务,该承诺对公司发生效力。

据此,槐荫法院结合合同的履行情况、公司承诺,认定被告公司应向唐某返还服务费,数额酌定为1.5万元,并作出相应判决。据介绍,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学习“情感话术”适得其反,法院判退还一半费用

记者通过网络调查获悉,目前网上存在着大量以“情感修复”“挽救婚姻”“恋爱挽回”等为名目的服务,大多声称能提供资深情感修复专家甚至团队,定制个性化情感挽回方案等,给出“真实案例”,称“直到成功为止”。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也有不少付费接受此类服务的顾客,因未能实现挽回情感的目的,要求退费被拒而产生纠纷,甚至闹上法庭。

在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今年初审理的一起此类案件中,情感咨询机构提供“情感话术”要求女性客户遵照执行,结果反引起客户丈夫的反感,加剧了双方的感情矛盾。

该案原告因怀疑丈夫出轨,与一家情感咨询公司订立“情感挽回”服务合同。接受服务初期,该女子与丈夫的关系有所改善,但在一段时间后,公司为该女子设计了一套话术,建议其多加练习并遵照执行。没想到,这番操作反而招致丈夫的反感,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感情矛盾,没能达到恢复正常夫妻相处状态的效果。

该女子要求公司退还咨询服务费3万元未果,于是提起诉讼。白云法院认为,被告公司没有深入了解该女子与其配偶遭遇感情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的建议起到了反效果,应认定其服务在客观上没有达到合同目的,据此一审判决该公司退还咨询服务费1.5万元,该判决现已生效。

律师说法

合同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如不具备专业知识或构成诈骗罪

“此案件属于服务合同纠纷,因此首先要看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江苏亿诚律师事务所的徐旭东律师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槐荫法院法官在介绍案件时则指出,情感咨询服务合同关系具有一定的道德及个人隐私属性,此类行为虽与传统的道德观念有一定程度的偏离,但并未实质性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8条的公序良俗原则,是在法无明文规定情形下,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重要准则。”徐旭东表示,在欠缺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判断一种市场上的新型服务是否合法,公序良俗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比如那些传授盗窃技术、教人自杀等行为就明显违背了公序良俗。情感咨询服务机构收取费用以促成爱情,不能说其目的违法,且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一般都认为这类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那么,客户如果不满意情感修复效果,服务机构是否应退费呢?他认为,因情感咨询没有明确的服务标准可以参照,且通常缺少对退费问题的具体约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履行情况、履行时间、提供的服务等综合判断。

徐旭东还表示,如果服务提供者本身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却以情感咨询为幌子骗取钱财,则有可能构成诈骗犯罪。比如,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曾审理过一起这样的刑事案件。该案被告人通过网络发布情感挽回类广告,谎称具有专业团队和业务能力能够解决情感问题,将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员工包装成“情感专家”获取被害人信任,以承诺实现复合或挽回成功等为由骗取被害人购买付费服务,后继续骗取被害人购买相关服务,截至案发共计骗取钱款数百万元。最终,法院对该案55名被告人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刑罚,其中最高刑期11年,最高罚金20万元。

文/万承源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私教课程未达宣传效果 健身公司被判退还服务费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30
孩子以母亲身份给游戏充值十余万,还能退款吗?法院判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17
培训机构报班套路多 北京通州法院法官以案说法帮避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6
驾校以“已参加科目二考试”为由拒绝学员退费 被法院判决退部分培训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免费法律咨询”“包胜诉”网络广告可信吗
法治日报 2024-05-10
小伙花4800元“代聊费”追求女生遭拒起诉中介返还代聊费 法院:被告退还2800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高中生出车祸打官司获赔9.5万元 法律咨询公司讨要7.5万元“服务费”被判败诉
武汉晚报 2023-05-24
考研调剂还能“暗箱操作”?法院:协议无效费用退还
法治日报 2023-03-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