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员工大面积离职后,爱驰汽车传出重大人事调整消息。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爱驰汽车内部获悉,爱驰汽车近日任命了新CEO及财务总监,并成立了股东治理临时工作组,以整顿公司业务经营,恢复日常运行。
此举可以说是爱驰汽车试图翻身的第一步。有爱驰汽车员工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公司高层近日在一场沟通会上透露,公司计划最早在3-4个月后才能正式复工复产。
在此之前,爱驰汽车已经停摆近3个月、拖欠员工工资近半年。有爱驰汽车员工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近期江西上饶工厂的员工曾就社保、公积金发放问题与公司高管进行过协商,但并未取得任何进展。公司方面称希望员工与公司“共渡难关”,并表示现在没有任何资金能够支付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以及工资,员工只能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的方式来讨薪。
公司高层再生巨变,创始人掌权
澎湃新闻记者从爱驰汽车员工处获得的公司文件显示,自7月18日起朱小华任公司CE0,唐梅玉任公司财务总监。
发布于两日之后的另一份公司文件则显示,经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成立股东治理临时工作组,组长朱小华、付强。工作组受股东委托,负责公司运营管理工作。
具体来看,临时工作组主要负责公司运营管理的重大决策、统筹安排,并督导各项决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搭建公司组织架构、制定公司各项流程体系、组织人财物各项资源,恢复公司经营管理秩序,推动公司良性发展。
有媒体报道称,爱驰因获外资入驻而进行重大调整,股东治理临时工作组组长朱小华正是资方派遣人员,就此,澎湃新闻记者向爱驰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复。
虽然通知提及复工复产,但有离职员工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两则公告集中在人事调整上,公司经营、治理仍旧是未知数。
从上述文件来看,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付强重新获得爱驰的掌控权,而爱驰汽车董事长张洋、CEO邱孝川均没有在名单中被提及。
离职员工李淼(化名)表示,内部派系斗争早就成了爱驰汽车的痼疾,成立以来,爱驰汽车的业务发展多次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
有观点认为,本次爱驰汽车高层换血是为了剥离职业经理人,让公司再度回到创始人和股东手中,有望重振旗鼓。不过李淼对此抱以较为悲观的态度,他表示,自2021年以来,爱驰其实发展并不顺利,同时由于公司内部治理原因,多次自救机会都被错失。
成立7年售出不足1万辆
爱驰汽车成立于2017年,因创始团队的传统汽车行业背景,创立之初也曾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好。公开资料显示,爱驰汽车创始人付强曾在一汽大众、北京奔驰、沃尔沃工作,在创办爱驰汽车前,他的身份是沃尔沃(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成立之后,爱驰汽车一度春风得意。天眼查显示,成立以来爱驰汽车已获得9轮融资,投资方中不乏腾讯、宁德时代、滴滴出行等知名企业。
成立当年,爱驰便在江西上饶投资建厂,斥资17亿元增资江铃控股,解决了汽车生产资质问题,2019年底,首款车型爱驰U5正式上市。然而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采用纯电或混动的主流动力方式,爱驰却押宝在燃料电池上,同步投资纯电和燃料电池两条技术路线。
2019年2月,爱驰汽车向甲醇燃料电池系统设计和制造初创公司Blue World Technologies注资;2020年8月,爱驰汽车的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项目于山西高平正式落地。
2020年中,爱驰又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这一“曲线救企”的途径其实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好。
然而销量证实,出海对于爱驰来说并非坦途,多年来的销售数据足以说明这一点。自2020年5月首批车型出口至2022年末,爱驰汽车海外销量也仅有6264辆。与此同时,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也早难以容身。
2021年,爱驰汽车就曾被曝出推迟发放工资,需要救命钱的爱驰开始了内部管理层洗牌。
2022年1月,爱驰获得广微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炫霖及其旗下东柏集团的一笔数亿美元的融资。随着新资金的注入,核心管理团队也迎来换血,创始人付强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继续担任总裁,陈炫霖担任爱驰汽车董事长,张洋任CEO。
就当外界认为爱驰抓住了救命稻草时,2022年11月,爱驰发布通知称,陈炫霖辞去公司董事长职位,任命张洋为公司董事长。
5月份,有多名爱驰汽车员工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爱驰汽车拖欠员工3月和4月两个月工资,并以公司“电力系统升级维修”为由要求全体员工居家办公,实际上已进入停工状态。
公开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爱驰汽车的年销量基本维持在两千到三千辆左右的水平。李淼介绍,今年上半年,受资金流断裂、经销商维权、员工停工等影响,爱驰已经几乎没有销量。
李淼透露,爱驰目前其实已经是“无车可卖”,此前经销商报上来的数千辆订单都没有进行生产,拿到的海外市场订单连首批交付都没有完成。
未达规模的二线车企或已命悬一线
进入2023年,“淘汰赛”成了被业内人士最多提及的词汇之一。被淘汰的不仅是初创企业,还有进入中国市场多年的老品牌。
汽车行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极强的行业,爱驰汽车成立以来,卖掉的车还不足一万辆,然而在目前业内主流观点看来,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月销一万辆已经成为了一个最基本的门槛,正如蔚来汽车CEO李斌此前的调侃,如果蔚来月销不过万辆,自己也需要出去找工作了。
近一年来,车企陷入困境的消息频频出现。
去年年末,广汽菲克破产清算案获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法院认为,广汽菲克的实际资产已无法清偿全部债务,且现已基本停止经营,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今年6月份,福田汽车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汽福田在6月16日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宣布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
7月份,广汽三菱被曝因产品受市场转型的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经营层和股东方决定于6月临时停产,并进行人员结构优化。
此外,如悦达起亚、东风神龙等车企也早已站在悬崖边上。
然而相较于这些家底厚实的传统品牌,那些还无法造血的造车新势力无疑面临着更大的危险。在已上市的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车企中,仅有理想汽车实现了盈利,而其他品牌仍旧依靠外部支持。
日前,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品牌宣布战略合作,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将加速中国汽车市场的洗牌,马太效应将逐渐明显。留给二线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已经不多。(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