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四库全书》因何三次“搬家”?跟着记者一起再走迁徙之路
央视新闻 2023-07-11 22:38

山川神气具在眼,我们继续寻访藏书阁。《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于清乾隆年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书约3500种、近八万卷。编纂完成后,抄写了七部,流传于南北七阁分藏。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文瀚阁中,设立了“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展。这也是首次同台展示了四阁《四库全书》的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实现“四阁四库合璧”。

这其中有一阁“文溯阁”。“溯”取自“溯涧求本”之意,意思是说,身处盛世仍不能忘记开基之艰苦卓绝。文溯阁所藏的《四库全书》是“书阁异地”的,“阁”,位于辽宁沈阳故宫博物院内,而“书”则历经辗转,现在安家落户到了甘肃兰州。

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护文物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将原藏于辽宁沈阳的文溯阁本《四库全书》迁出,后来即便迁入甘肃也是先后三易其地,一度在距离兰州60多公里的甘草店战备书库中度过了35年的时光,最终才在兰州落户。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有着怎样的经历,甘肃省又是如何呵护、珍惜这部国宝典籍的?让我们循着历史轨迹,了解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在甘肃的故事。

连城鲁土司衙门大经堂
典籍“入甘”第一站

总台记者张磊:这里是距离兰州主城区140公里的永登县连城镇鲁吐司衙门博物馆。1966年10月,文溯阁本《四库全书》辗转千里,来到这里的大经堂,这里也成为它到甘肃后的第一个家。

连城镇鲁土司衙门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其中,西侧的妙因寺大经堂为砖木结构,内部面积达到73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500人。20世纪60年代,它也是甘肃省图书馆和博物馆珍贵图书和文物的临时战备库。在文溯阁《四库全书》入甘之前,甘肃省文化局曾组织人员到多地进行考察,在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后,最终把妙因寺大经堂作为存放地点。

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鲁土司衙门博物馆馆长张玉红:就在这个大殿里摆放着,当时一共有1200个木箱,5个木箱子作为一组,这样整齐地摆放起来了。每天都要打开门窗通风一次,而且在夏天的时候,每年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晒书,阳光下暴晒。防虫,怕腐烂。

文溯阁《四库全书》离开沈阳的时候,共有6141函,3474种,36315册,它们被封存在一个个木板箱里。1967年6月,甘肃省拨款5万元,制作了1200个红松木战备书箱,为书籍存放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原副馆长丁学义:这个箱子一般都是1把钥匙开5把锁,因为那个书箱一组是5层,这个钥匙是586号到590号,这5个,都能开,往上一推,这个书函在这里放着。

从1966年10月13日到1971年6月12日,文溯阁《四库全书》在鲁土司衙门大经堂安全度过了4年零8个月的时间。

甘草店书库
35年接力守护 只为国宝平安

虽然文溯阁《四库全书》在鲁土司衙门大经堂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是,这里毕竟距兰州市区较远,交通不便,而大经堂和周围的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不利于防火,长期存放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在1967年,甘肃省政府启动转库选址工作,经过长达两年多时间的实地勘察和反复论证后,专家们最终选定距离兰州60多公里的榆中县甘草店作为新的战备书库地址,于1970年开工建设,并于当年年底完工。1971年6月,文溯阁《四库全书》从永登连城转运到了甘草店战备书库。

总台记者张磊:在甘草店战备书库,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在这座仓库里度过了35年的时光,这也是它在甘肃的第二个家。为了保护好这部国宝典籍,甘肃省图书馆选派了政治、业务能力过硬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在近乎枯燥的工作当中,践行着守护者的使命。

兰州市榆中县甘草店镇项家堡(bŭ)村,背靠海拔1900米的古洼山,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的边缘,温度适宜,非常适宜存放纸质图书。而且,这里距离陇海铁路和312国道只有两公里左右,有紧急情况可以及时转移。坐落于此的甘草店战备书库,是一栋砖混结构建筑,主体建筑分为地上、地下两层,每层面积450平方米。平时,文溯阁《四库全书》就放在第一层,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能随时转移至地下。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原副馆长丁学义:这个轨道还在,这就是两个轨道,这是往下滑的,不可能吊下去。箱子用其他设备调过来以后,从这个轨道就送下去了。

今年75岁的丁学义,1998年9月来到甘草店战备书库,是文溯阁《四库全书》第三代看护小组的负责人。因为保密和安全要求,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和同事们吃住都在书库里,大家轮班24小时巡查,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一代代的守护者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摸索出了一套保护《四库全书》的经验。在春秋两季天气晴好的时候,白天开窗通风,晚上关窗。在夏天天热的时候,则是白天关窗,晚上开窗。到了冬天或者下雨时,少开或者不开。每年3到4月,还要向书箱里投放樟脑精块,确保书籍不受虫蛀。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原副馆长丁学义:半年或者一个季度,我去检查书。书箱打开以后,要戴手套戴口罩,把书翻一下,书很顺畅地这样过去,不粘连也没有太干燥的声音,我就知道这个书保存状态合适。

2000年,甘肃省图书馆对存放在甘草店战备书库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最终得出结论:原有书册里的黄斑面积没有扩大,色度也没有加深。如今,在甘草店战备书库,当年大家亲手栽种的树木已经长大,回首那段默默坚守的岁月,丁学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值得。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原副馆长丁学义:我现在有时候自己想,还是值得的,把这个大宝贝看住了,没有出问题,这是我最自豪的事情。

保护与研究并重
让神秘《四库全书》活起来

在一代代守护者的悉心呵护下,曾经颠沛流离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在落户甘肃后得到了休养生息。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的文化研究价值引发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优化藏书环境,1999年,甘肃省政府再次启动新址选址工作,最终决定在兰州市北山的九州台风景区为它建设一个新“家”。2005年7月,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正式建成,专业化藏书保护机构也随之成立。2006年初夏,文溯阁《四库全书》被全部运送到了藏书馆的书库内。

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占地50多亩,三进两院的古建筑群坐落于兰州市北山台地之上。这里海拔2067米,三面环山,空气清新。有罗九公路从一旁穿过,交通也较为便利。更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上,这里也严格执行了国家有关古籍善本书库的安全规范标准,在消防、安防等方面,也都利用了大量现代化科技保护手段,有效保证了书籍的传承安全。

总台记者张磊:穿好鞋套,戴好口罩,我们就来到了藏书馆的书库里。在这里,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全部的6141函,36315册典籍,就静静地躺在这一个个樟木箱里。而在整个书库里,它的湿度温度都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状态,确保这些典籍有一个良好的保存环境。

甘肃省图书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陈军:现在书库的正常温度设置在12℃左右,湿度保持在50%左右。除了温湿度之外,它还有很多指标,比如微生物指标、空气指数等一些其他指标,其他的环境指标一般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我们的书籍是在一个很适宜的环境里面存放。

《四库全书》成书200多年来,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论题,学术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在甘肃,对于《四库全书》的学术研究也加快推进。2005年7月,由甘肃省图书馆发起,联合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等研究团体,成立了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这为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为了充分挖掘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文献研究价值,2021年,甘肃省图书馆还启动了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及影印工程,目前已完成数字化扫描采集工作,预计初步成果将于2024年左右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将有序启动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对公众全面开放,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馆长祁自顺:数字化扫描采集工作的完成,也是我们采用数字化保护传承文溯阁《四库全书》,使其化身千百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

历经风雨 一部全书 半世守护

文溯阁《四库全书》历经风雨,一部全书,半世守护。当年一纸调令开始从辽宁沈阳易地迁甘,曾在鲁土司衙门暂栖,又在甘草店书库数十载,最终在九州台结束迁徙之旅。九州台巍峨峻秀,还可以怀抱整个兰州城。我们也希望文溯阁《四库全书》在这里继续得到妥善保管和广泛研究、利用,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四库全书》藏七阁,七阁寻幽说《四库》。明天,《山川神气具在眼》系列报道,我们继续带您寻访《四库全书》藏书阁。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生活|从故宫到琉璃厂 景区+书店打卡之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1
甘肃去年修复古籍1.9万余页
中国新闻网 2025-01-19
中华古籍资源库再上新,新增量堪比两套《四库全书》
新民晚报 2024-09-07
纪录电影《跨越时空的四库全书》剧本研讨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历史|因为《罗刹海市》,就进不了“四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9
圆明园内寻踪文源阁 这座藏书楼为何以黑色琉璃瓦覆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14
天一阁博物院——名楼藏珍本 书香飘海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5-02
文物|一部全书,半世守护
半月谈 2023-0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