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频现 真金白银传递积极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3-07-12 09:00

近期,在市场持续震荡调整、权益基金发行遇冷之际,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开始自购旗下权益产品,用真金白银践行“逆向投资”理念,提振市场信心。除了基金经理自购、基金公司固有资金自购等常见操作外,还出现了公募基金公司董事长自购、公募基金公司股东自购等新现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自购是基金公司对外传递市场信心的重要方式,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对后市的乐观看法,同时,自购也是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利益与基民利益深度绑定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推动基金经理用心做好业绩。在市场略显疲弱之际,用真金白银自购,对稳定投资者预期、提振信心有重要意义。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自购

5月中下旬以来,市场出现较大幅度回调,投资者情绪有所遇冷。在此期间,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逆势进场,采取自购方式传递信心。

7月6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使用固有资金900万元认购旗下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A类份额,董事长与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认购296万元,持有期不少于1年。该基金也成为市场上颇为少见的由公募基金公司董事长出手认购的产品。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万民远也已于日前宣布自购100万元。

6月28日,朱雀基金发布的基金成立公告显示,朱雀产业精选混合获得基金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公司股东等多方自购。其中,基金经理认购100万份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认购100万份以上,公司股东认购500万份。

此前,南方基金也曾于5月30日发布公告称,旗下基金经理王博、骆帅、张延闽、李锦文分别申购旗下所管基金产品100万元。四位基金经理同时出手自购一度引发市场关注。此外,知名基金经理赵诣也于6月12日在旗下产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开放赎回期宣布自购1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权益产品累计金额超过2800万元。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大公募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新发产品累计金额超过25亿元,多只持有期基金获得基金公司大笔自购。其中,南方浩祥3个月持有债券发起自购金额超过1亿元,工银安悦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南方浩盈进取精选一年持有混合等多只基金获自购超5000万元。

看好后续市场走势

自购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基金公司利用真金白银传达对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也曾被市场人士当作是一个抄底信号。从过往来看,每当市场位于底部位置的时期,便会有部分基金公司宣布自购。

去年10月,上证指数一度跌至3000点以下,接近年内最低水平。彼时,公募基金行业内掀起一阵自购潮,仅2天时间,近20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自购,半数以上公司自购金额超过1亿元。此后不久,上证指数进入了为期近半年的震荡上行阶段。华宝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分析称,多数获自购基金在自购潮后一定时期内确实获得了相较于同类产品的较好收益率。

对于近期的自购,部分公募基金公司表示,自购是看好后续市场走势的决定。

融通基金表示,“冰点”发行虽然困难重重,但“买在无人问津处”,或许会有更好的投资回报。此前宣布四位基金经理自购的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唐小东认为,市场呈现的是分化下跌的调整特征,而非系统下跌的特征。展望未来,战略性看好市场的观点不变。

博时基金总经理高阳在日前举办的中期策略会上表示,2023年三季度有望成为本轮A股公司业绩新一轮扩张的起点,业绩端对A股构成向上指引。他认为,目前权益市场大部分产业主题方向均处于估值的低位,后续权益市场或有业绩改善和估值端逐步修复的机会,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中,权益资产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

深度构建一体化利益

除了传递积极信号外,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自购也被各方认为是将基民利益与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利益深度绑定的有效手段。

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最新工作安排。多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将旗下权益基金管理费率由原来的1.5%调低至1.2%,托管费率降低至0.2%。根据证监会消息,后续还将推出更多与基金规模挂钩、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产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费率改革有助于降低投资者成本,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投资者体验,并倒逼基金公司转变既有发展思路,把更多精力聚焦在夯实投研能力上,促使其管理好产品。

在促使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更好地管理产品方面,多位公募人士表示,自购其实是颇为有效的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自购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也化身基民,用真金白银与基民站在同一阵营里,这往往能够使他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基民的持有体验,减少其非理性的投资决策,这无疑可以更好地将双方利益深度绑定在一起。某公募人士表示:“开玩笑说,有一招就可以把公募行业搞好,给基金经理发钱时,除了基本工资,让其把所有奖金都用来自购基金,这样他的操作一定很谨慎。”《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也曾明确提出,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应当将一定比例的绩效薪酬购买本公司或者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并需遵守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的期限限制。

不过,也有公募人士认为,自购确实有助于构建基民、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一体化利益,但并非提高基金业绩、解决矛盾的万能之策,毕竟市场上也不乏自购后依然亏损的基金。而且,大张旗鼓自购、悄无声息赎回也成为近年来颇受基民诟病的一大问题。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真金白银”展现信心 2024年逾百家公募自购
经济参考报 2025-01-15
公募机构踊跃自购股票型基金 年内净申购额合计近20亿元
证券日报 2024-10-19
低位积极买入 基金公司自购潮持续不断
中国证券报 2023-12-05
公募基金真金白银接力自购:布局权益共享收益
证券日报 2023-11-13
公募基金真金白银接力自购 布局权益共享收益
证券日报 2023-11-13
基金公司放大招!自购2个亿
中国基金报 2023-10-17
基金公司年内自购超36亿 8月掀起小高潮
证券时报 2023-09-04
信心来了!放开限购、降费让利、大手笔自购...公募基金释放三大利好信号
券商中国 2023-07-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