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存放书籍、表匣及外藩表文的实录库,2025年将变身成专门的古建研究修缮和实践中心。7月10日,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与伊利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实录库用房启动变身。今年9月,首批6名清华研究生的课堂将率先搬到故宫。
实录库位于紫禁城东南角,属于未开放区。站在南宫墙俯瞰,这座“档案库”是一座二层楼,金琉璃瓦顶,楼体为砖石结构,墙面辟窗,外有铁板窗。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介绍,它属于内阁大库的一部分,现为库房。预计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这里将被打造成一座现代化的研究中心。
与故宫文保科技部不同,实录库将聚焦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赵鹏说,古建修缮保护量大,但专门从事建筑构件本体保护的人数有限,类似内檐彩绘、贴落等细致的修缮工作被打散在各种修缮工作中完成。改造后的实录库,外貌不变,内部将引入先进的检测分析仪器,布局合理的实操空间,把与建筑本体相关的修缮保护工作集中起来,以便开展理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
清华大学的专家将成为研究中心的外脑。“让文化遗产地和高校联动起来,不仅是修复文物,还要共同培养修复人才。”
传承老工艺的研究中心,自身改造方案要赶时髦。赵鹏透露,团队考察了一批美国的顶尖文物修复中心,大到空间布局,小到修复师使用的储物柜都进行了细致调研。“我们希望借鉴先进的案例,结合中国修复师的实际需求,在今年年内完成设计方案,明年动工。”
库房变身背后,还有社会力量的加入。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说,伊利对于实录库修缮的赞助将大力推进中心科研设施的建设,这让联合科研团队倍感鼓舞。
“这次合作是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又一重要实践。”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表示,故宫和伊利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齐心协力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科研场所空间等一系列具体合作,实现保护好、研究好、弘扬好、传播好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共同目标。在此基础上,双方还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教育等线上与线下活动推广、对外文化交流、海内外文物征集和特色文创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深入互动,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