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煮海成聚: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9 07:00

·关注明清滨海灶户群体,考察明清盐场和滨海地区的独特社会结构

明清时期,滨海地区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聚居于盐场,以煎煮海水、生产食盐为生,并以职业户计,称为“灶户”。“灶户”,在中国——尤其是滨海地区——社会经济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关注和考察时不够的。本书便以灶户群体为对象,从灶户群体和灶户社区出发,考察明清东南盐场地区独有的社会结构。

·从民间文献重新发现盐场社会

过往研究的局限,根源于史料。本书搜集苏浙闽粤等地的民间资料,通过解读族谱、碑刻、契约等民间文献,补充了大量从官方典章、条文中难以见到的盐场运作与灶户生活细节,更加生动地展示明清滨海社会变化。

·眼光向下,关注灶户群体的具体生活

本书通过民间文献,得以对盐场、滨海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考察,重新发现、走进明清盐场和滨海社会,更加全面地展示生产方式、应役方式、社会家族化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灶户群体如何组织,并和国家制度互动。

·深层次挖掘滨海盐场社会演进的逻辑,展示滨海社会结构变迁的完整图景

本书从多维度、多层次切入滨海社会,揭示盐场自组织与国家制度的对话和互动,深入考察明清滨海地区社会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社会基础、环境力量等方面因素。

内容简介

明初东南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群身份复杂的人,他们多以灶为籍、以盐为业,借此而成聚落。本书广泛利用民间文献,深入理解民众生活,揭示这一群体生活地区社会演化的基本特征和逻辑。明中叶以降,市场化进程加速,商业资本开始进入并逐渐主导盐场经济。与这一进程相结合,在受海水浓度变化影响的具体社会生活中,盐头、盐灶、宗族、商垣等民间自组织为了应对朝廷课税需求,灵活运用朝廷“以籍定役”的制度设计,和王朝国家不断对话与互动。因此,沿海的商、民、军、渔、灶等人群不断地转化着身份与户籍,慢慢产生多者合一的宗族和其他社会组织类型,“煮海成聚”,构建出明清东南盐场地区独有的社会结构。

作者简介

黄国信

湖南炎陵县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暨历史人类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叶锦花

福建漳州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晓龙

广东揭阳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计划。

徐靖捷

江苏宿迁人,历史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社会学系讲师,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活动|第二届文景历史写作研习营圆满收官:与昨日世界对话,历史写作者再接再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3
历史|唐朝女性与宋朝女性,哪个更容易改嫁?
我们都爱宋朝 2024-07-20
赏读|行走于黄山白岳之间:徽州研究论文选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历史|透过微观史学的个案考察与宏观视角的综合性分析 重新认识传统中国社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 90岁历史学家阎崇年畅谈经验与心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艺术|画中穿游,纸绘历史 河南博物院《一起去古代:历史的一天》系列绘本上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荐读|“口述”完善昆曲历史和文献建构全貌
中华读书报 2024-04-09
历史|古人祀灶为致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