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资源。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拖延症”也愈发严重,总想着再看完最后一条短视频,再发完最后一条信息……最终导致工作学习效率低下。
所以,学会记录时间,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将时间管理视为一种投资,我们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加高效和有意义的人生。
part 1
学会记录时间
进行时间记录并不困难。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方便携带的笔记本,或直接在手机上进行记录。从早晨起来就先记录下一天内要做的所有事情,每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翻阅一次,把做事情的节点细致到5—10分钟以内。
例如:
8:30——查看工作邮件和留言
8:45——喝一杯咖啡
9:00——处理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9:10——做会前准备
9:20——开工作会议
……
以此类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忘记记录,但是不要放弃,当你想起来的时候继续记录就可以,用不了太久就能养成习惯,记录也会变得顺畅起来。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时间不足5分钟的事情,是不必要记录下来的。具体事情虽无需记录,但需要记下这个令你工作学习中断和分心的次数,等一天的记录结束,查清数量,乘以2~3分钟,我们就能得到一个不易察觉但又令人震惊的数字,这就是“时间小偷”的数量。如此,我们就算是学会了记录时间。
其实这个时间记录,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一日画像,记录着自己花费时间的客观数据。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持续一个月来养成习惯,然后可以减少到每个季度进行两周的记录,这样有助于保持紧张状态,及时调整个人时间预算中的偏差。
其实,在还没有开始分析得到的数据之前,这个记录过程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给人正面的压力,产生对时间的紧迫感,随时提醒自己要有效利用时间。我们需要的是平静地对待这一压力,不要急于去立刻做出改变,也不要羞于为自己去找时间,不管这一天的工作学习安排是否合理,储备时间永远都是可以找到的。
part 2
进行数据监控
在管理层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想管理,那就先评估。”这句话运用在我们个人工作学习中也是恰当的,如果想优化时间安排,减少花在“时间小偷”上的时间,那么就有必要使用量化的评价指标。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记录得出以下数据:
在长期优先的事情上花费了多少百分比的时间;
在自己可以不花费或少花费时间完成的事情上多用了多长时间;
在“时间小偷”上花费了多长时间。
当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直观地记录时,数据指标才会开始改善。耗费在“时间小偷”上的时间开始减少,用在优先事务上的时间开始增加。定期进行这样的数据监控,就能持续推动我们发生改善。
part 3
合理利用
在交通工具上的时间
时间记录和数据监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时间小偷”并与之进行“斗争”。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具体的挖掘时间资源的方法,尤其是我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很多时间都被浪费在堵车、地铁、公交和出租车上,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办法来优化时间配置:
阅读或收听有声读物
如果是选择阅读,不光是要精挑细选书的内容质量,还要注意纸质书的尺寸不宜太大。选择一本方便携带的图书,会提高你的阅读感受和意愿。当然,不习惯在路上进行阅读也可以选择收听有声书,在走路、骑车的时候有声读物也是非常方便的。
在路途中阅读不仅可以让人轻松地应对路途中的不适,例如,拥挤的公共交通、走走停停的堵车大潮,利用阅读或听书可以分散注意力,缓解路途中的不适。而且,我们的神经系统相比在其他条件下也拥有更好的状态。
好好休息
从利用时间的角度来说,休息放松带来的好处绝不亚于阅读。但是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来把控,要将思绪从杂乱的问题中抽离出来,在路途中观察生活的小美好,或戴上耳机听听喜欢的音乐……
学习
比如,学语言。随身携带生词卡片:一边写单词,另一边写释义;从教程上复印几页难点,坐公交时背诵;或者,在路上整理一下自己工作学习上的难点,思考一下解决方式。
罗列一张具体的问题清单
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清单(或者,如果没有意识地去处理想法),那么抽象的思考就只是没有意义、没有结果的对同一思想的枯燥重复。所以最好是能列一张具体问题清单,在思考的时候做好笔记,记下有价值的想法。而这个过程完全可以在路途中完成。
一个人如何安排时间才有效,需要考虑自己的感受,考虑自己的生活状态,考虑自己真正在意的目标和价值。我们要把时间用在那些实现自己目标的事情上,用在自己的重要角色的责任上,才能真正达到平衡的生活状态。
时间管理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人生而采用的方式和工具,并不是让我们为了追求某种高效的表现而盲目的模仿,也不是让我们过分强调和重视效率,被死板的约束在时间管理中,这样反而失去了生活的质量。认识到这些,才能真正有效的进行时间管理。
2023年已经进入6月,如果在上半年,你有留下遗憾和沮丧,请你忘记那些不愉快,用全新的状态带着希望和灿烂的微笑去开启下半年的奇迹。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时间管理:让时间去哪儿》、百度网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