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取得成功。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表明中国脑机接口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
脑机接口的意义有两大方面,一是帮助大脑受伤患者,如卒中和大脑受伤者,把他们的想法和意图通过输送到外接机械臂和脚来完成正常的动作;另一是试图读懂人类大脑的想法和思维,并且是要通过读懂人的语言来了解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因而与AI有相互交集,或者说需要AI来帮助实现读懂人的语言。
在帮助病人方面,脑机接口是把大脑神经信号与外部机械直接交互起来的技术。现在的脑机接口有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可以收集大脑的生物电流(电信号),并破译这种信息,然后转换成计算机指令,指挥机械手或腿,帮助残疾人行动和完成动作,如拿勺子吃饭。非侵入式(无创)脑机接口是不在大脑进行手术植入微芯片,代之以在头部佩带一个包含多个电极的脑电图扫描仪帽子,收集并记录头部产生的微弱的生物电信号,然后放大这些电信号。
侵入式脑机接口存在安全问题,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则存在接收脑电流(信息)不足的问题。因此,研究人员现在创造了一种介于侵入与非侵入式之间的微创介入脑机接口,也是此次中国研究人员创造的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
通过微创手术将脑电传感器经颈静脉植入,进入矢状窦,到达猴运动皮层脑区,贴附在猴脑血管壁上,不需要开颅手术即可采集到颅内脑电信号,相较于传统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兼顾了安全性、识别稳定性。介入式脑电传感器在术后成功采集并识别到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电信号,实现了动物对机械臂的主动控制。
早在2022年7月6日,澳大利亚的Synchron公司与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合作,把Synchron公司研发的一个长1.5英寸(3.81厘米)的电子元件植入了一位渐冻症(ALS)患者脑部的血管里,帮助渐冻症患者用意念上网、发邮件、发短信。但是,目前植入的电子元件和胸部连接的解码器算法能力还有限,不能做整句输入和翻译。病人只能在屏幕上逐一挑选字母,而脑机接口设备会将患者“是或不是”的想法转换为指令。
另一方面,脑机接口可能应用于普通人和其他领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读心(脑)术。传统意义上看,读心术在生活中更多是指人凭借生活阅历和经验,以及观察人们的面部表情来猜出他人的某些想法。但是,脑机接口可以把瘫痪患者的大脑活动解读成文字。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磁共振成像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读懂一个人可能想说什么短语或句子,由此可能读懂一个人的想法。
这种脑机接口也可以应用到两方面。一是帮助卒中患者、渐冻症患者、聋哑人等,通过解读他们内心的想法来与人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在刑事鉴识环节,解读嫌疑犯、间谍等的大脑想法。目前的脑机接口还无法准确读懂大脑的想法和语言,但进一步发展和通过生成型预训练转换模型(GPT)来训练机器解读人的大脑语言中枢的言语,有可能做到翻译和解读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思维。
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即便脑机接口能读出他人的内心想法和言语,也需要制定伦理规则,要遵循在什么样的规则和情况之下才能实施读脑术。否则,未来脑机接口就可能像摄像头一样,随时随地监控每个人的思维和想法,让所有人成为技术和管理方的奴隶。
文/张田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