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福建省福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卢林一案就在其中。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国之大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日前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锚定彻底惩治系统性腐败目标任务,确保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抓紧抓实专项整治,推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成果转化为监督治理效能?记者就卢林案件的查处及案后整改工作,采访了相关人员。
抽丝剥茧循线追踪——
清仓见底摸排问题线索,揭开盘根交错的利益网
卢林的违纪违法问题,是在福州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的。
2021年9月,福州市纪委监委启动专项整治之初,就确定了首先从做实案件查办入手,惩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的工作思路。此后的一系列工作都紧扣“筛”字展开。
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线索核查小组,收集汇总党的十八大以来检举控告、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执法司法等渠道发现的涉及粮食购销领域的问题线索,清仓见底摸排,确保应查尽查;
组织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紧扣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环节,分级建立涉粮问题线索台账,定期研判、精准识别、准确处置涉粮问题线索;
与同期进行的涉粮专项巡视巡察和专项审计联查联动,从堆积如山的业务凭证、会计账簿、购销合同等资料中发现问题线索,边巡边核边推进。
线索摸排核查持续一个月有余,核查组始终坚持对每一份资料、线索抽丝剥茧、循线追踪。
“随着核查深入,王莺官的名字引起我们关注。”参与核查工作的福州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郭其财介绍,王莺官在福州粮食购销领域经营十余年,名下的十几家企业都与市粮储局下属国有企业长期保持粮食贸易往来。
猫腻就藏在贸易之中。核查发现,粮食采购的钱款,总是在签订合同后第一时间支付给私营企业。相反,粮食销售的资金却迟迟不能收回。
“购销交易的时间差,很可能让大量国有资金置于风险之中。”事实也正是如此。郭其财说,王莺官通过大量“空转”“走单”等无实际粮油交付的所谓“融资性”贸易,累计违规挪用购粮款达7亿余元。
本应用来购买粮食的资金,却多次被王莺官用作投资房地产、偿还贷款。这些存在于账面上的“粮食”,给福州市的粮食宏观调控、保供稳价埋下了极大隐患。同样承担核查工作的福州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吴海宇告诉记者,这背后的关联交易、套取资金、输送利益正是专项整治的重点,必须从严惩处、一查到底。
粮食购销涉及收购、入库、存储、销售和出库等多个环节,虚构合同、拆借国有资金等违法行为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由于处在相对独立、缺乏监管的环境下,该领域一些乱象难以被及时察觉,看似合规的表象裹藏着违规的本质。”以王莺官的线索为鉴,核查工作更加注意对细节的甄辨。
核查组发现小到从事粮食购销业务工作人员,大到单位企业“一把手”,都是王莺官开展“融资性”贸易的“帮手”。“通过借贷回扣,他与许多市粮储局及其下属国有企业人员直接或间接形成利益团体。其中也包括卢林。”郭其财说。
卢林与王莺官之间是否还藏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循着这一线索,相关工作人员深挖细查。
沉疴积弊难遁形——
“一把手”履责不力、靠粮吃粮,致使分管企业管理混乱,政治生态乌烟瘴气
“卢林案具有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的典型特征。”参与审查卢林案件的福州市纪委监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廖庭俊说。
作为本土粮食品牌,“稻花香”曾伴随一代福州人的成长。2017年,为做大做强品牌价值,经福州市政府批准,市粮储局牵头成立了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稻花香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稻花香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然而在公司筹建过程中,时任市粮储局“一把手”的卢林,通过某民营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代持稻花香公司12%股份,成为仅次于王莺官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
打着改制旗号当起了“影子股东”,令人诟病的还不止于此。
2020年4月,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稻花香公司受委托,在距离福州约3000公里的黑龙江省泰来县,建立3万吨动态储备粮库,并承担相应采购和代储代轮换工作。
“远隔山海的距离,要辗转飞机、动车、汽车才能抵达,这对异地动态储备粮的监管是极大考验。卢林本应给予有力督导、指导,可他却较少过问相关工作,使得监管形同虚设。”廖庭俊说。
失去监管的稻花香公司,粮食“以陈顶新”能够通关验收,“转圈粮”虚假轮换竟无人察觉,未经批准擅自动用动态储备粮进行加工销售、违反储备粮“专仓储存”规定等问题多发频发。
这般混乱的局面直至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时才被发现。其间,稻花香公司相关负责人多次赚取新旧粮差价和国家粮食轮换补贴;卢林则借稻花香公司为他人承接应急储备粮项目、入股企业提供帮助,以此获得巨额好处。
“一把手”是所在单位的领头雁,其权力观还会直接影响所在单位的政治生态和干部队伍作风面貌。廖庭俊介绍,卢林任职期间不仅对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在“三重一大”等事项决策时大搞“一言堂”,还任人唯亲唯利,长期插手下属企业各类岗位的人事调整,利用职权在人员招录、职务晋升等工作中违规为他人谋利,扭曲了选人用人政治导向,带坏了一批干部,败坏了党内政治风气和系统政治生态。
作为粮食主管单位、粮食企业的第一负责人,“一把手”是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体的重要角色。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福州市纪委监委先后查处了包括卢林在内的26位市县两级粮储部门及下属企业“一把手”。“‘一把手’不正确履职、靠粮吃粮问题并非个例,亟需引起重视。”福州市监委委员林盛说。
查漏补缺推动系统治理——
做好警示教育强化震慑,做实案后整改巩固效果
“为做‘实’案后整改,我们归纳总结案件规律,认真剖析深层原因。”福州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林裕煌表示,在福建省纪委监委和福州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查找制度短板漏洞、管理监管缺陷等,并同步部署以案促改工作,确保问题有效整改。
去年9月20日,福州市粮储局党组收到了来自市纪委监委的纪检监察建议书,既剖析市粮储局存在的思想滑坡、责任空转、制度漏洞等“旧疾”“病灶”,又有针对性地“开方治疗”。
“身边人身边事教训深刻,纪检监察建议书一针见血,督促新调整的局党组认真汲取教训,自觉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福州市粮储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翔天说,自上而下思想正视、高度重视,整改才能有力度有精度。根据纪检监察建议书有关要求,该局制定了“十个一”整改工作任务清单,将解决“思想防线出现严重滑坡”问题摆在优先位置,筑牢全体干部职工思想防线。
整改的第一步,是在全市粮储系统召开一场案后整改动员暨警示教育大会。2022年10月13日下午的这场会议上,局党组进一步剖析卢林等违纪违法案例,教育警醒全市粮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以案为鉴,绷紧纪法之弦,落实应尽之责。
“做好警示教育,充分发挥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推进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福州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吴娴毅说,专项整治期间,粮储系统被查处的干部人数多、涉及面广,市纪委监委指导发案单位全覆盖开展警示教育,同时督促全市相关部门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福建省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等,开展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和廉洁从业教育,强化不敢、知止氛围。
完善规章制度,树立正确导向,实现规范权力运行,是整改的最终目的。吴翔天介绍,整改期间,各处室(单位)用好自查自纠这一抓手,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全面排查梳理廉政风险点,并制定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以专项巡视巡察和审计整改为契机,梳理排查已有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动形成管长、管细、管小、管用的制度体系。”
由思想及业务,福州市粮储局的整改路线能否确保改到位?福州市纪委监委一方面将其纳入全市专项整治案后整改台账,一盘棋统筹把握。另一方面,派出督导组,对县(市、区)及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导。
林裕煌告诉记者,督导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检查内页资料、实地走访、抽样检查、个别访谈等方式,重点检查党委和政府是否落实粮食购销主体责任、业务主管监管部门是否落实监管责任,国有粮食企业、粮库自查自纠是否到位,督促案后整改进展缓慢的地区抓紧抓实工作,以点带面抓好专项整治工作落实。
专项整治期间,福州市共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54场次,党员干部近1600人次参加。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函18份,督促发案单位做好案后整改工作。
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创业热情重新激发
随着整改持续推进,福州市粮储局也迎来新变化。
“现在大家心理负担少了,精气神更足了”“从上到下,大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作热情又恢复了,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足了”……日前,记者与市粮储局干部职工聊起专项整治以来最大的感受时,听到最多的就是精神面貌的转变。
笼罩在干部职工头顶的乌云渐渐散去,吴娴毅认为,这是粮储系统政治生态逐渐“康复”的好兆头,也是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为全身心投入工作带来的保障。
“监督就在身边。”福州市粮储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陶良贵说,现在每逢重要时间节点收到廉政提醒,已在全市粮储系统逐渐推广并形成常态。“日常工作中的廉政教育、廉政谈话,也时刻提醒我们牢记纪律红线、岗位底线,强化职责使命,增强守护粮食安全的自觉。”
专项整治重在“惩”,核心在“治”。福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督促协调主责主管部门健全制度机制,抓好现有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落实落地,发挥刚性约束作用。
在福州市纪委监委及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市粮储局针对局属企业管理、“三重一大”决策、国有资产租赁等廉政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后建立60项规章制度,完善防控措施。
在这本厚厚的制度合订本中,包括聚焦人员招聘、任职回避、人事管理等薄弱环节,出台的国有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的轮岗交流相关措施。
新制定的《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暂行规定》,从资金预付款、预付比例、支付时点等方面,对大额贸易细节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粮食购销涉及的财政拨款、粮食业务企业招标情况较多,很多项目都需要通过“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来确保民主集中制落实到位。重新修订的工作规则,制定了“三重一大”清单,明确规定涉及福州市粮储工作的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大额国有资产处置等需要上报市委或市政府审定的重大事项。
专项整治不仅扫除了福州市粮储局的阴霾,其成效也辐射整个榕城。记者了解到,当前该市已取消异地动态粮储备项目,以加大对老粮库迁建、市应急大米储备库建设的推进力度,提升粮食储备能力。为加强对储备粮全覆盖、全链条监管,市粮储局正抓紧统筹推进粮库信息化建设。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意见》部署要求,福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深化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将继续紧盯“关键少数”,在做实案后整改基础上,坚持边治理边总结,探索建立常态化监督长效机制,推动粮食购销领域由解决面上“个性”问题,向破解深层次“共性”矛盾深化,切实把专项整治成果转化为监督治理效能。
文/陈瑶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