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拼经济的“卷王”为什么是他?
中国新闻周刊 2023-03-07 09:43

从汽车到航空,苏州制造如何破局创新

2023年1月,苏州发布了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5%左右。

对一直稳健发展的苏州而言,这个目标不高也不低,夹在2021年的8.7%和2022年的2%之间,但在数字背后,是苏州要面对的多重挑战。

在拼经济的浪潮中,苏州如何“稳中求进”?在外部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苏州如何加强经济内外双循环?在完备的工业体系之上,苏州如何打破“制造强市”的路径依赖,向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加速转型?

苏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创新链突破、促进产业链提升,全面加强产业创新集群的融合发展。同时要更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竞争,进一步提升优质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

俯瞰苏州工业园区。摄影/薛巍

从“相加”到“相融”

苏州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王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今年苏州的经济运行大概率会平开高走,今年第一季度和去年第四季度能够实现平稳衔接。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GDP要想完成“达5”目标,压力不小,需要在全年付出更多、行动更快。

今年春节期间,苏州市的很多部门都没有休息。1月16日,江苏省推出《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为了推动疫情放开后第一年的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出台了42条措施。

苏州拿到省里的政策后,立刻研究细化,各部门之间连续沟通,不到半个月之后,于1月30日在全省率先推出了苏州版的政策包,共计55条,涉及制造业升级、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外资外贸等多项支持政策。

苏州比其他地区更急。实际上,2022年一季度,苏州GDP突破了500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4%,但二季度受周边地区疫情影响下滑至负数,三季度“开始填坑”,政府出台了各项纾困措施,让经济慢慢回升。5、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得到了上行修复,上半年GDP艰难实现了增长0.3%。此后的下半年,苏州在不断追赶,终于实现当年地区生产总值23958.3亿元,增长率为2%,而今年则要在这个基础之上,继续增长且增速至少翻一番。

从去年数据来看,制造业的拉动作用突出,苏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规上工业增长率是GDP增速的两倍,为4.1%。从总量来看,202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占比非常高,超过了深圳和上海。

在“制造强市”苏州,制造业始终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疫情前两年,由于制造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要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因此苏州经济基本盘的抗风险能力强,相较其他城市韧性更足。

苏州市工信局综合规划处处长朱科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苏州一直以来都践行“制造强市”战略,近年来更是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强化了产业创新集群的概念,提出全市要重点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

经过梳理后,四大产业的细分优势领域被进一步明确,以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集群为例,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智能车联网、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新能源是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生物医药产业则聚焦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

迈入2023年,苏州从“产业创新集群”进一步升级为“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在2月6日召开的苏州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说,融合发展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本质特征,苏州要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从要素“相加”迈向要素“相融”,加快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但也要看到,苏州制造业仍存在大而不强、“有高原没有高峰”的问题,特别是在土地空间日趋紧张、生态保护压力渐大的背景下,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今年更迫切的目标。

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召开。摄影/王亭川

苏州市政府研究室调研处处长赵晨仪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通过“产业创新集群融合”的打造,苏州一方面要把原本的“长板拉长”,进一步扩链强链,增加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将通过科教融合,努力解决一些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创新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力。

升级“苏州制造”

新年伊始,盛虹动能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春祥能感受到政府的急迫。2023年1月31日,盛虹的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正式在张家港落户签约。该项目总投资达306亿元,首期项目计划明年年底投产。签约完第二天,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就成立了项目专班,包括发改、工信、资规等所有相关部门,负责帮企业“跑程序”。

此后,这个项目“就好像在被推着走”。“有帮你跑土地的,帮你跑能耗的,帮你跑环评的。政府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截止日期,5月底,也就是项目要在此前破土动工,由此倒推,政府各部门会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手续的报批、审批。从土拍到环评,这些手续中很多还涉及省、国家层面部门,正常来说,企业自己跑至少需要半年,而张家港四个月内帮你全部完成。”丁春祥说。

作为一家三十年内从村办企业发展成“世界500强”的苏州制造业龙头,盛虹从传统印染业起家,在“第二个十年”扩宽至高端化纤领域,产品升级为超细纤维和功能性纤维,“第三个十年”布局化纤的上游石油炼化,而今年布局储能,在丁春祥看来,并不是跨行进入新的赛道,“从印染、化纤到炼化,再到储能,是上下游产业耦合能力的体现。近年来盛虹一直是在一个主赛道上延续自身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这个赛道就是新能源、新材料。”

在进军储能之前,盛虹的关键转折点是2022年12月28日,总投资约677亿元的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意味着盛虹已经把上下游的产业链全部打通,“这也是盛虹切入储能领域的一个优势条件,即具备上游原料的成本优势,从磷酸铁锂、电解液到隔膜,都在盛虹自己的产业链里,我们测算过,储能项目原料的65%以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丁春祥说。

盛虹是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只是第一步,打通并整合上下游是让企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进一步升级模式,这得益于苏州多年来累积的庞大制造产业链。

苏州是全国制造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在全国总共41个工业大类中,苏州拥有35个,仅缺乏采矿业,此外还有171个工业中类、505个工业小类。但在完备的产业体系基础上,无论产业还是企业都还需要进一步升级。

在苏州的汽车重镇太仓,得益于上海整车企业的辐射,一辆整车的近七成零部件都能实现“太仓造”,当地多个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从2019年起,太仓开始布局航空航天领域,从“工业中的工业”直接切入“制造业的明珠”。

2019年9月发布的《太仓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高端制造基地,主要包含以无人机、直升机、其他通用航空整机为重点的航空整机装备、航空机载系统与设备、航空功能服务等航空产业新体系,努力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太仓自身有千亿级的汽配产业基础,但传统的汽配产业近年来遭遇发展危机,市场面临饱和、低价竞争愈发激烈,且太仓很多民营企业前些年以粗放发展为主,新能源汽车对它们的冲击很大,转型的需求很迫切。太仓最终选定了航空航天,决定换道超车。

虽说是“换道”,但卓能电子业务开发高级经理朱亚军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汽车制造和航空领域在产业链的契合度上非常高,汽车制造一直要求“零缺陷”,对加工能力、产品技术参数及工艺精细度的要求和航空制造很接近。因此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太仓具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从汽车到航空制造的切换相对容易。

“如果我要做一个航空件,去太仓找一家汽配企业,把技术指标、工艺要求给对方,企业很快能加工出来,所以我觉得苏州在零部件精密加工方面是很有底蕴的,这也是我选择将公司落户太仓的原因之一。”点石航空总经理赵运生对《中国新闻周刊》形容,这是苏州制造业的底气。

成立于2021年2月的点石航空专注于小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与产业化,对产业链完整度的要求很高。赵运生说,小型发动机会涉及零部件处理的多道工序,这些都能在太仓找到,更重要的是像他们这类小型研发企业前期的订单量很小,“哪怕只加工两件,太仓这边的企业都能接”,在其他具有同样制造能力的城市,很多制造企业是大型国企,加工能力虽强,但订单量的要求在千万级别,并不适合小型研发企业。

太仓市工信局运行监测科科长贺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太仓的布局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国家战略出发,近年来中国航空市场在对民营企业逐步放开,并提出国产大飞机C919打破“卡脖子”的目标,这一背景下,各大航空整机厂都在寻找相关的国产替代供应商;另一方面,太仓深耕对德合作近30年,制造业基础雄厚,具备精密零部件制造生产技术优势,众多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基础已涉足航空航天产业。

不过航空航天领域之所以被称为“制造业的明珠”,就是因为这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产业,涉及到的产业链条很长,对高精尖制造能力的要求极高。贺寅也承认,从汽车零部件制造转入航空赛道,太仓在转型前期正面临很大的挑战。

太仓中德创新园︱航空产业园。供图/太仓市委宣传部

2021年2月,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商飞在太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后,商飞前来太仓考察多次,发现可以直接转型的企业并不多,“有些企业虽然具备设备和工艺条件,但是,一方面老板要有相应的思维,另一方面也要有市场契机,现在太仓整个航空产业总体还处于培育期。”贺寅解释。

根据《太仓市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2025行动计划》,到2025年,力争太仓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350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贺寅认为,航空产业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的产业,各方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短期来看,转型需要时间,前几年壮大规模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地企业的转型,最好的办法是引入已经成熟的企业,但即使引入了,一般项目建设周期最短也需一到两年,这个目标还是极具挑战性的。

飞向欧洲:内外贸一体化

苏州的许多制造业企业是和全球产业链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最近有太多德国高管来访问,现在连会议室都很难预定上。”2023年2月16日,卓能电子业务开发高级经理朱亚军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卓能电子是一家国际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总部位于德国。2月以来,卓能电子位于太仓的工厂持续不停地接待从德国赶来的高管们——来自卓能在德总部和其他客户企业,这是他们疫情三年以来第一次跨越欧亚大陆,来到中国,重建和中国市场的直接连接。

对于外贸依存度约为107%的苏州而言,这种“正面连接”显得十分重要。苏州有超2.9万家外贸企业、近1.8万家外资企业,进出口规模长期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深圳和北京,累计实际使用外资突破1500亿美元,居全国第三,超过了深圳。2022年,虽然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到年底,苏州全市进出口总额仍达到了25721.1亿元。

苏州市商务局外资处处长顾溪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州,外贸订单是苏州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三年以来,苏州的很多跨国公司总部出现人事变动,新任总裁受疫情所限,无法亲自到苏州实地考察,难免会对中国投资环境和政策缺乏了解,可能会影响其在苏投资、扩产的决策,“所以现在必须要冲上去和它们(跨国公司总部)紧紧抱在一起,不仅要让中国人过去,更要让海外的高管过来,双方面对面沟通、开线下会议。我们也非常鼓励在苏州的外企负责人尽快回总部述职,拿回原来的地位和话语权。”顾溪说。

连接重建,但今年苏州的外资外贸仍然面临不小的压力。苏州市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王平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2023年最大的挑战来自国际需求疲软,尤其是欧美需求的回暖尚需时间。而苏州每年对美国的出口额就占到全国的近十分之一,因此这方面的压力十分明显。

盛虹集团企业管理部总经理刘晓晖也意识到了这点。盛虹海外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会出口大量高端化纤品、新材料产品,以欧美为主。但1月的出口数据显示,欧美整体市场还没有恢复,处于起伏震荡阶段,波动性较大。“公司预计今年的欧美市场会逐步回暖,但具体到哪个点位还不确定。”刘晓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在朱亚军看来,今年外贸订单压力大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国外客户此前为了避免因物流、原材料等受疫情影响,造成产品交付周期延长,会选择提前预订未来两三年的订单。所以前两年一些企业的账面上有许多国外订单,是存在水分的,每年统计时有一些重复计算,“今年就到了挤水的时候,所以现在要尽快出国和客户企业进行深层互动,这样才能更直观地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司今年的经营策略,避免浪头过后一地鸡毛。”从各企业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外超过三个月以上的长期订单没有往年多。

压力之下,苏州成为全国首个组团包机出海“抢单”的地方政府。2022年11月17日,就在优化措施“二十条”发布后一周,苏州组织了一个大型赴日经贸团,争取订单金额超10亿元。12月,一个超200人的赴欧经贸团再次从苏州出发,主要目的地是德国和法国,10天之后达成意向投资总额超59亿美元,涉及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半导体等行业,同时获得外贸企业订单30亿元。

但这些数字对苏州而言还不够。

自2022年底,苏州在支持外资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对符合条件的利润再投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激励,还支持外资企业在苏州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从中可以看到苏州在外资招商上的策略变化,除了传统的项目招商,会更倾向于鼓励外资利用在中国境内投资所产生的利润,再对苏州进行新的升级投资。

这种升级投资,顾溪解释,一方面是从“绿地投资”变成“褐地投资”,即从外商直接在苏州拿地建厂房,进化为在华开展股权并购。通过对苏州一些有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并购,国际资本不仅可以共同帮助苏州培育“种子”、培养人才,还可以带来更多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研发、生产经验和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合作渠道。另一方面,此前,跨国公司更多将工厂建在苏州,苏州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外企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苏州,“逐渐从生产基地进化为生产+总部、生产+研发基地,弥补研发资源的缺乏。”顾溪说。

这就是苏州近几年正在做的事情:依托国际资本青睐,利用国内大市场,在引进外资时考虑“内外贸一体化需求,‘链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回到当下,对已在苏州落户的跨国企业中国高管而言,除了回总部述职外,另一个迫切的需求是将一些中国核心员工送回总部培训,“面对面地找差距”,顾溪补充道。他认为,除了引进增量以外,在疫情三年之后,这些“存量”也要赶紧“补课”,加快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增加研发投入。

实际上在2020年和2021年,疫情对苏州经济的发展反而带来了机遇,因为国外疫情严重,欧美大量订单选择转入中国,而苏州的制造业产业链齐全,又是“外资之乡”,得益于德企在当地多年的深耕,在制造的精细度上可以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因此近两年承接了大量转移来的订单。带来的结果是:苏州GDP总量在2020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1年达到2.2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2%,位居全国第二位。“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疫情期间人们都开始居家办公,对手机、电脑这类产品需求量激增,苏州的电子信息是传统优势产业。另一个很火的领域就是新能源,苏州这两个产业增长的订单都很多。”王平说。

但受访企业表示,这是一种非正常转移,有利的一面是订单增加,但弊端在于,国内企业这三年来都忙于赶单生产,在研发投入上则相对不足,因此需要尽快“补课”。

培育“种子”

苏州2023年的经济增长虽然迫切,但多家受访企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政府并不急功近利,也不拔苗助长,在培育企业和产业上有足够的耐心。“政府不会给企业过大的压力,今年只是说希望我们稳中有升,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多接触,多尝试新的市场和领域,卓能电子今年的营业额目标相较去年约有5%的提升。”朱亚军说。

他指出,中国整体的民用航空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政府和企业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因为短期的得失,在长期的发展方向上动摇或迷失。短期内卓能电子也不会把航空领域当作一个创造利润的行业对待,目前只是在布局,未来几年的步子不会迈得太大,相当于“你要进入这个行业,必要的学费肯定要交的”。

点石航空总经理赵运生也说,他在2020年去长三角很多城市都考察过,一看产业链,二看技术加工能力,三看地方政府是否对航空产业有长期规划,这三点,太仓或者说苏州都能满足。

对于苏州在培育产业模式的耐心,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也深有体会。2016年,他来到苏州创业,日前,亚盛研发出的中国唯一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片(耐立克®)在2021年11月由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并于今年1月18日成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电影《我不是药神》讲的就是慢粒的故事。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 远景。供图/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亚盛的成功只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中的一环。2022年,苏州的“地标产业”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超2200家,产业产值超1300亿元,港交所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累计达15家。而在创新药领域,苏州工业园区的表现尤为亮眼,累计一类新药临床批件562张,上市新药22个,纳入国家医保17款。根据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苏州工业产业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

亚盛医药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科研。供图/亚盛医药

在被称为BioBAY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杨大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坚持长期主义,且非常务实,找准方向后能一直坚持;二是走“培育种子”的路径,重点孵化创新型企业。

杨大俊说,苏州的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扶持资金每年都颁发,对孵化项目的创业股权投资最高可以有2000万元,此外还有启动资金、购房补贴、房租减免等各项政策,今年已是第17年。

当下,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寒冬”,资本的信心还没有恢复,企业正在努力穿越周期。BioBAY市场部负责人任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生物医药创业的路很难走,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而是政府真正的理解和支持,以及这些支持能持续多久。

在生物医药产业之外,苏州正在培育更多的“种子”。上文提及的点石航空就是被看好的企业。赵运生说,由于发动机研发周期长,政府提供了优惠期更长的租金减免政策,以及设备补贴和人才补贴,还给予几百万的项目资助。另外,点石航空做小型发动机所涉零部件很多,他们会向政府提议,希望能专门引进和自身“更适配的企业”,政府也会积极帮忙。

贺寅强调,这是一种良性的产业培育策略,即围绕产业链中的“链主企业”及“关键链点企业”进行精准招商,根据它对供应商的需求去引进,并提供配套优惠政策支持。“我们会去调研搜集企业的上下游配套需求,不像以前那样单个引进,而是从产业链整体的角度去引进,努力做到引进一个企业,集聚一批企业。”

目前,苏州因“临港临江临沪”区位优势,已经成为承接国内外航空产业转移和上海大飞机产业溢出效应的首选阵地,未来也计划重点瞄准机载系统这一片产业蓝海。

但也要看到,苏州尚无法和成都、西安等航空大院大所、老牌国企集聚的地区相提并论。在最高精尖的机载系统领域,航电系统是其中的核心,中国的航电领域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苏州对此的布局也才刚开始。“对航电领域的一些优秀‘种子’,如果苏州能提早发掘引进、孵化培育,将对未来苏州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撑。”贺寅说。

发于2023.3.6总第108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苏州:如何破局创新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低空经济第一城竞逐提速:各地在争什么?谁将脱颖而出
澎湃新闻 2024-05-21
低空经济竞赛开启:多地组建产业基金,激励产业发展
澎湃新闻 2024-05-07
多地竞逐“低空经济”:扶持政策招揽企业落户,千万消费券鼓励大众参与
澎湃新闻 2024-04-26
一枚器官芯片背后的 “创”与“智”
经济参考报 2024-04-17
5万亿的“大蛋糕”要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4-08
一座县级市,为何能让500家德企落户?
国是直通车 2024-02-24
信长星在张家港太仓调研时强调:坚守实体经济 巩固发展优势
清廉江苏 2023-09-01
使用数字人民币发的工资 是种什么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3-04-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