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西藏发现3.9亿年前生物礁
中国新闻网 2023-03-06 19:21

点礁中的造礁生物组分及主要造礁生物床板珊瑚和层孔海绵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在西藏北羌塘地块兽形湖附近发现典型的丘状生物点礁。经研究,该点礁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距今约3.9亿年。

相关研究成果在知名学术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正式发表。

西藏北羌塘地块位于藏北高原腹地,该地块的古地理演化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热点,尤其是涉及北羌塘及其周边地体的相互位置及构造单元的归属等科学问题。

同时,了解北羌塘地块的古地理演化有助于学界深入认识北羌塘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并对能源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梁昆副研究员、陈炜副研究员、盛青怡助理研究员、张以春研究员等深入西藏羌塘拉竹龙—邦达错一带开展地质学综合研究。

西藏阿里拉竹龙-邦达错地区兽形湖附近野外照片和中泥盆世点礁鸟瞰图

科研团队在兽形湖附近发现典型的丘状生物点礁,通过对其最为显著的三个点礁的样方采集,并将制得的1085张薄片开展详细分析与统计,团队恢复了该地区生物礁的结构与多样性组分。

研究表明,点礁主要由10种珊瑚和层孔虫所构建,并相互组合形成板状、块状的稳定生物礁结构。同时,造礁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珊瑚与层孔虫的生长特性也符合中光带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特点。

专家介绍,本次研究发现点礁的主力造礁分子秃柱层孔海绵的两个化石种也常见于华南和昌都地区,其具有紧密排列的细层和支柱,且仅在这三个地区分布。因此,研究提供了有利证据表明拉竹龙—邦达错、华南和昌都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生物古地理亲缘关系。

此外,根据床板珊瑚和层孔虫的组合特点,该点礁时代确定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因而,拉竹龙-邦达错地区的泥盆纪地层可至少追溯至中泥盆世,这丰富了古生物学家对该地区泥盆纪地层分布特点的认识。

文/杨颜慈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养护海洋建设海洋牧场 海南分界洲岛海域投放复合生物礁
央视新闻 2023-01-17
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出任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学术院长
澎湃新闻 2022-05-31
古生物学家发现史前鳄鱼新物种 为何借用大文豪韩愈的名字
中国青年报 2022-04-13
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科技日报 2022-03-10
我古生物学家发现最古老的三尖鱼类
光明日报 2021-08-03
中外古生物学家在“枯燥的十亿年”中发现古代精美微体化石
中国新闻网 2021-07-19
太空新添一颗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命名小行星“张弥曼星”
中国新闻网 2021-07-03
太空新添一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命名小行星“张弥曼星”
中国新闻网 2021-07-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