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监管事项,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强化条块结合、区域联动,完善协同监管机制,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着力加强和创新监管,取得积极成效,但一些地区和领域仍然存在监管责任不明确、协同机制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不强以及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这些正是此次《意见》着力补强之处。
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是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难点在于从过去重“单打独斗”的习惯中摆脱出来,切实解决好“跨”的协同问题。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于基层执法部门而言,至为关键的是在“三线”(主线、高线、底线)上变理念、同发力、求实效,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夯实规范执法“主线”。《意见》强调“加强整体设计,一体推进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并对于如何确定监管事项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制度规则、工作机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首先要向“制度”寻求力量、寻求支撑、寻求保障,着力以改革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意见》还要求“大力精简整合检查事项,积极推行联合抽查检查”“两个以上部门对同一监管对象实施不同行政检查且可以同时开展的,原则上应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做好执法监督检查的“减法”,本身就是规范执法的体现。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必须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该精简的精简到底,该联合的也联合到位。并且,积极推进执法标准化建设,提升包括执法规范性水平,确保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执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拉升监管效能“高线”。《意见》将“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列为一项原则,强调“积极开展以部门协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通过多维数据关联分析,快速有效协同处置问题”。推动监管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战略之举,需要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树立高线,加大投入,强化软硬件建设。《意见》还提出加强“一专多能”的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对此,各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执法人才培养体系,采取集中学习、导师带徒、岗位练兵等形式,培养更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进而,借力数字赋能、人才赋能,持续释放创新驱动及人才红利的“乘数效应”,事半功倍地推动监管提质增效,带动执法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升。
筑牢纪律作风“底线”。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能否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意见》在这方面着墨较多,如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要求“补齐监管短板、堵塞监管漏洞”。简而言之,就是在守牢监管底线的前提下,切实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又如,《意见》强调:“对监管不力、执法缺位、推诿扯皮的,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离不开一支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必须立规矩、明底线、儆效尤,促使全体执法人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执法队伍肌体健康、风清气正。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意见》精神,坚持以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作为“试金石”,积极推动相关内容落地实施,凝心聚力抓主线、立高线、明底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促进监管效能稳步提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实干实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