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半已处理异物30例,没想到后来又来了好几例……”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胡未鸣值完夜班感叹,本以为不少人年夜饭会悠着点,年三十晚上值班闲点,出乎意料的是鱼刺卡喉比平常年份还多,近40例!
春节鱼刺卡喉病例特别多
“75岁大伯吃鲈鱼时卡住喉咙了。家人劝他上医院,他不愿意,想用土办法解决,吞饭团,不行;吞年糕,还下不去,最后‘老小孩’送医院来了。”胡未鸣医生用喉镜+CT检查,终于发现一根2厘米左右的粗大鱼刺,若任鱼刺继续游走挺危险的。
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性说被卡到的是骨头,想了各种办法解决不了才来医院。胡未鸣用喉镜检查发现是一块莴笋。“平时诊疗植物类异物很少见”,胡未鸣医生说。
晚上9点半统计,接诊30位异物卡喉患者,鱼刺原因中鲫鱼10人、鳗鱼8人、鲈鱼6人;还有3人是鸡骨、3人是植物类异物。病人最小18岁,最大77岁。鲫鱼鱼刺卡喉是最多的。胡医生说,“之后又来了好几位,真的可以说‘鱼刺拔到手软’。”
胡未鸣医生分析,鱼刺卡喉增加原因可能有三点:
一是年年有“余”,年夜饭餐桌上肯定都有一道鱼,客观造成吃鱼多;
二是“阳”康恢复,很多人胃口恢复了,“报复性”吃鱼的多了;
三最关键是很多人被鱼刺、骨头卡住后怕麻烦,想自己用些土办法解决,结果是越卡越深。
鱼刺卡喉进入人体后历经7个致命点!
很多人都有过吃鱼卡鱼刺的经历,但往往认为小小的鱼刺,除了嗓子不舒服外,不会有大碍;甚至喝点醋、吃点馒头把鱼刺咽下去就好了。浙江省浦江市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光宝曾在其个人微博上曾分享了“一根鱼刺的致命旅途”,谈到了7处致命点:
1.鱼刺致命第一处:咽喉附近
大部分的鱼刺都卡在舌根部、扁桃体、会厌处。这时如果不及时取出,就会引起鱼刺刺入部位的感染引起局部脓肿。咽后壁是连了颈部深部的疏松组织,很容易导致感染扩散形成颈部深处的大脓肿,这些脓肿,可以压迫气管使人窒息而死,也可以烂穿颈部大血管分分钟致命。
这个地方的鱼刺,浅处的地方照手电筒可以看到,可以自己或者亲友帮忙用镊子夹出来,也可以试试咳嗽用气流把鱼刺冲出来。除此之外,都需要去医院。
2.鱼刺致命第二处:刺入食道
如果鱼刺刺入食道,一开始只是浅浅的刺入,医生可以在食道镜或者胃镜下取出来。这个时候,如果采用吞饭团的办法,那就会让鱼刺刺入更深,有些直接就刺破主动脉了。
食道和主动脉乎是全程贴在一起的。有些鱼刺直接就刺破主动脉了。鱼刺刺破主动脉是什么概念?你拿缝衣针去刺破一个气球看看,“嘭”的一声,就爆了。主动脉的出血,比气球爆了还厉害,分分钟有要命的危险。
如果鱼刺只是刺破主动脉壁的一部分,在鱼刺取出来以后,不治疗还会感染,形成脓肿。
食道里的鱼刺如果刺到了食道,那么取这根鱼刺,要消化内科、胃镜室、手术室、麻醉科、心胸外科、ICU全部人员器材到位后,才敢在胃镜下取鱼刺。万一大出血,还可以救救试试看,其实一旦大出血,一大半人是救不回来的。
3.鱼刺致命第三处:刺破胃,胃穿孔
胃穿孔可以引起腹膜炎,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也会死亡。还有一种情况是,鱼刺刺入胃壁后,慢慢地刺穿,然后被周围的组织包裹,然后慢慢地到处跑。可以跑到肝脏里面去。
4.鱼刺致命第四处:刺破小肠
刺破小肠一样会引起严重的腹膜炎,置人于死地。
5.鱼刺致命第五处:阑尾
刺破阑尾导致发炎,阑尾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当然要手术切除阑尾。
6.鱼刺致命第六处:刺破大肠
大肠里细菌多,穿孔后腹腔污染严重,肠壁薄,血液供应不好,所以大肠被刺破导致的弥漫性腹膜炎,是很致命的。
7.鱼刺致命第七处:刺在肛门处
肛旁脓肿如果处理不好,会转为肛瘘。虽然不致命,但也够受的啊。
喝醋、吞馒头等土方法,一个也不能用!
1.吞馒头、咽饭团
鱼刺卡喉后,老人们常教我们吃个馒头或者饭团就吞咽下去了。这非常不可取。因为鱼刺经饭团、馒头挤压时,细小的鱼刺更容易扎得更深,甚至刺破食道,伤及主动脉等。
2.用手指往外抠
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用手指往外抠,这会刺激咽喉后壁引发呕吐逼出鱼刺,这虽是一种急救方法,但极容易损伤黏膜,引起加重疼痛等副作用。
3.用力咳嗽
鱼刺卡喉了大家也会使劲地咳嗽,想把鱼刺咳出来。但若鱼刺卡的位置较深,那么再怎么使劲咳也无济于事。因为鱼刺细小,受力面积也就小,咳嗽时的那一丁点儿冲击气流,是难以将其咳出来的。
4.喝老陈醋
老人们还有一种土方法就是——喝醋。喝醋虽然能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但醋在喉咙的停留只是一过性的,很难真正起到作用。
5.用力拍背
这种方法最不靠谱,连咳嗽这样的内力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用外力来解决是想当然。
所以,避免卡鱼刺的情况发生,要记住这几点:
(1)吃鱼时候,要小口小口吃,不要喝酒、聊天,专心地吃。
(2)如果感觉卡了鱼刺,不要吞饭团、喝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3)如果鱼刺卡在咽喉,可以用勺子压住舌头,用镊子或手指取出。
(4)如果感觉鱼刺无法取出,或者有不适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耽搁。
来源:健康时报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