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在绷上穿行绣出花纹,游船在水上穿行划出涟漪,苏州就是这样一个诗意的城市。昨晚(1月20日)《新生万物》第三期,发起人杨澜和单霁翔继续联手亚洲知名设计组合1983ASIA MUA混沌亚宙主理人苏素、杨松耀,以及新加盟的设计师、民艺创作人、慢物质品牌主理人曾令波,来到传说中的“人间天堂”,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绣界“顶流”——苏绣。
诗意绣是一行人学艺的第一种苏绣类型。顾名思义,诗意绣就是将中国古诗词用苏绣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非遗传承人张雪展示的作品里,人们看得见月夜霜天,看得见一叶孤舟,便不难想到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如果说诗意绣讲究的是意境,精微绣则是技术的展示。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告诉大家,精微绣的特点就是尺寸小而元素多。眼前的《秋郊围猎》里,你可以看到,马有马的纹理,人有人的骨骼。不同光线照射下,光泽在绣品上闪转腾挪,道出不同的意蕴。苏绣之材美工巧,在精微绣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学艺,杨澜和单霁翔没少费工夫。从勾稿到劈丝,都是定力和耐力的巨大考验。专职勾稿师吴永忠是个内向的男人,在节目里话不见多,但覆上纸张,他又是那个一笔成型的大师。传承人姚兰在教授劈丝时,用一个数字就震惊了全场:一根丝线要劈成1/128才算合格。而刺绣老师从早到晚可能要穿上千针甚至上万针,有的作品甚至要上亿针。那么要成为姚建萍这样的大师,又要付出什么呢?要从小开始跟着妈妈学刺绣,要在工艺美院跟大师们偷偷拜师拜三年,要每天16个小时学习肖像,要有一幅《螳螂猫》学四年的拼劲,才能在多年后拿到业内认可的奖项,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艺术馆。
创新也是设计师们的灵感基础。苏素和杨松耀将《牡丹亭》里懒画眉的唱段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声波图。声波纹样结合中国的云肩和挽袖,预想做成一个别致的衣领,名曰:音乐融针绣。而曾令波提出的“用光线做刺绣”概念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灯光和苏绣结合,便能看到绣品中影影绰绰的动态效果,苏绣变“活”了:鸟在飞,鱼在游,荷叶在飘荡。正如杨澜在节目中改写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首诗:一丝一世界,一线一天堂,指尖绣无限,转瞬即永恒。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