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面对较高的土地和用工成本,规上企业不靠扩地和拓厂房,而是靠每万名工人中的260台机器人,让传统制造活下来,使出走企业流回来;去年上半年封控期间及刚刚过去的疫情感染高峰,沪上智能工厂凭借“机器换人”“人机协同”,顽强对冲着产能减损……
上海明确“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力争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机器人应用场景,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为此,自去年下半年起,上海市经信委会同市科委等九部门,从技术先进性、场景适配度、应用成熟度、社会经济效益等维度,对优秀的智能机器人企业与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多轮联合遴选,最终形成了首批标杆企业与典型场景入围名单,涉及41家企业品牌及52个应用场景。
记者在名单中看到,入围名单涵盖七大类场景,其中工业、医疗健康、公共服务三类场景占87%,其余四类场景包括建筑服务、农业服务、家用服务和特种应急,不少标杆企业已初具规模化运作势头。
比如在3C电子行业,人们高频使用的蓝牙耳机,其复杂腔体的点胶、擦胶处理,就由节卡力控协作机器人完成。在汽车行业,针对三销轴加工长期依赖人工、生产效率低、工艺水平不达标等痛点,节卡Zu系列协作机器人已在丰田工厂批量使用,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完成从上料、加工到定位检测、下料等一系列复杂动作。除了工业范,节卡机器人还擅长辅助配餐、咖啡拉花,现已上岗长宁区熙香AI食堂。
又如在建筑领域,行业利润率连年下降及招工困难,成为初创公司自砌科技的发力点。自砌科技从建筑业体力消耗最大的砌筑工序入手,用靠谱的机器人来替代工人每天“举重” 5吨的苦不堪言。四名机器人“砌筑大工”,可在狭小场地克服墙体构造措施多、砌块均重超过50斤等难点,日均砌筑量达15立方米,砌筑功效提升4倍。目前,自砌机器人在上海、苏州、青岛部分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已有应用。
机器人产业正不断吸引“大咖”入局。华为手机创始人之一蒋化冰,2014年在沪创办诺亚木木,专注于医院物流机器人。去年,瑞金医院一次性采购35台诺亚木木机器人,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医院物流机器人应用案例。目前,诺亚木木的产品已覆盖全国130多家医院,其中使用10台以上诺亚木木物流机器人的医院就有11家。而上海钛米机器人董事长潘晶系海外归来,并成为上海市领军人才。钛米机器人2015年创办以来,其志向并不仅仅局限于实现医院物资搬运和流动,而在于将医院物资的存储、配台、发放、回收及财务模型进行整合,降低医院执行成本,提升医疗物资精细化使用程度。目前,钛米机器人已进入400家三甲医院,“医院物流配送柔性机器人”“智慧化手术室管理服务系统”等成功入选此次首批应用场景。
这些机器人企业的突出表现,有赖于多年来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和技术实力长期保持领先。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介绍,作为智能制造重要支撑的上海工业机器人,去年顶住疫情压力,年产量超过7.5万台,同比增长6%,产量位居国内城市首位,占全国比重高达20%。目前,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即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均已在上海布局,且持续投产。与此同时,新时达、节卡、新松等本土机器人品牌亦在奋起直追。服务机器人领域则呈井喷之势,去年在医疗、建筑、商业等领域实现了多个首台落地应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达闼、飒智、擎朗等企业支援了多个方舱的无人化服务,展现了自主品牌的过硬功夫。
事实上,上海还是全国首个将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2022年二季度,上海首次发布机器人密度指数,规上企业机器人密度达260台/万人,是世界机器人密度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而在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更是高达383台/万人。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副处长吴春平介绍,未来三年,上海计划累计建设20家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市级智能工厂,从而带动工业机器人应用量新增两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每万人密度有望再提升100台,实现上海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文/李晔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