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价为报6.9561,较上一交易日涨819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384,调升158个基点。截至17:20左右,离岸人民币报6.9379,上涨782基点;在岸人民币报6.9475,大涨1075个基点,单日升值幅度超过1.5%。
11月在岸人民币汇率升值3%
今年9月15日、16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后跌破7.0元关口,此后持续震荡下行。10月25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最低分别跌至7.3747和7.3273。进入11月以后,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双向波动的特征明显增强。人民币中间价在11月4日报7.2555,创下2008年1月22日以来新低。随后,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11月15日前后曾反弹至7.02左右,随后又明显回调。11月28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跌至7.25和7.24左右。
上周人民币开始强势反弹。截至上周五(12月2日)16时,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徘徊在7.042,过去一周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8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触及7.0359,累计最大涨幅则超过2100个基点。
从11月单月的数据上看,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当月上涨3%,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月内升值近4%。当月人民币汇率数次出现逾千点涨幅。其中,11月最后两个交易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合计分别拉升近1500点、逾2000点。
人民币汇率四十天反弹5% 有人换美元做定存担心亏本
相较10月25日7.30以上的低点,短短四十天时间,在岸人民币汇率已累计回升约3800基点, 升值超过5.4%;离岸人民币汇率最大反弹幅度已超4300基点,升值近6.3%。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明显回落,Wind数据显示,11月美元指数累计跌幅超5%。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公开讲话中释放美联储可能放缓加息步伐的信号。12月5日早间,美元指数继续走跌,今日午后最低探至104.11。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面对人民币的强势反弹,投资者的心态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东城居民张女士的儿子正在美国留学,所以她特别留意美元走势。前一阵美元大涨,人民币跌得厉害,1万美元需要7.3万元人民币,而今年暑假时只需6.8万元人民币,张女士直后悔当时没有多换一些。看到今日人民币涨势如虹,张女士很高兴,她已经择机出手换了一些美元,“人民币涨得多时,我就多换一些。”
当然,也有投资者直呼人民币再这样涨下去,自己就“亏死了”。热衷投资理财的王女士在10月下旬听说不少银行的美元定存利率都涨了。她亲自跑了几家银行的网点后发现,4%以上的利率比较常见,个别银行都能到5%。王女士果断决定把自己已有的10万美元存款转到另一家给出5%利率的股份行。
转完之后,王女士又想,美元定存利率比人民币理财3-4%收益率高了不少,一年后到期时美元说不定还会升值,那就更划算了。于是,她又用手里的人民币资金换了3万美元在这家银行做了一年期定存,汇率大概是7.32。
让王女士没想到的是,自从她买入美元定存后,人民币汇率就开始回升。今日,人民币现汇买入价在6.94左右。她算了算,当时花了近22万元人民币换了那3万美元,以现在的汇价,还换不回21万元人民币,换汇的损失已经有11400元人民币。3万美元一年定存的到期利息是1500美元,以现在的汇价能换1041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到今天,王女士这笔美元定存的账面损失已有990元,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下去,只会越亏越多。“现在就盼着明年存款到期时,美元别跌了。”王女士说。
用人民币换美元要考虑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
某国有大行资深理财经理朱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投资者本来就有美元,现在做美元定存肯定是合适的,但为了美元的定存利率,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可能并不划算,必须综合考虑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具体来说,如果手头没有美元,想购入美元存款就得先在银行申请购汇,美元到期后如果要换回人民币,则需要进行结汇。同一时间,银行的购汇和结汇价格是不一样的,有价差。比如,在银行购汇100美元时需要733.29元人民币,而同一时间的结汇价格只有724.51。100美元一买一卖就损失了9元多人民币。这意味着,即使存款到期时汇率没有变化,这部分交易成本也会吃掉部分利息收益。
此外,汇率波动的风险也必须考虑。自2021年以来,美元指数上涨已超过20%,处于近20年高位水平,未来美元汇率走势存在较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当初按7.3的汇率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到6.95,就会面临汇兑损失,会侵蚀掉存款的收益。如果汇兑损失高于存款利息,那这笔换汇的定存就是实打实的赔本买卖了。
人民币汇率低点或已确认 未来走势将由国内经济基本面主导
人民币汇率未来会继续涨下去吗?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低点或已确认,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维持宽幅震荡行情的概率较高。长期而言,未来人民币汇率估值表现,将逐步由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基本面主导。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近期表示,相对于长期合理的水平,他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存在明显低估。而今年造成人民币贬值的因素,比如美元走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接下来可能有明显的弱化或者改善。因此,高善文预计人民币汇率会有一个向合理水平恢复和摆动的需求。
“12月5日,美元兑人民币回到7以内,验证了我们的观点,本轮人民币修复高估行情还未结束。”兴业研究在报告中指出,倘若12月中旬公布的美国11月CPI数据继续回落,进一步加强市场关于美联储边际鸽派的预期,叠加春节前刚性结汇需求提前释放,则人民币的反弹可能延续更长时间至农历春节(2023年1月下旬)。中期来看,人民币趋势性转升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紧货币信号、库存周期出清以及境内美元利率显著回落。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明年人民币汇率到底涨还是跌,不取决于中美利差,也不取决于美元强弱,而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好正常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加快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明年货币政策的自主空间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度。
管涛强调,大多数国家没有办法仅仅依靠货币政策维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也不能寄希望于美国经济衰退以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各国经济基本面才是核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结构性工具应该是下一步的重点。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