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家: 坚持用法律思维指导抗疫
北京日报 2022-11-30 14:19

当前,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吃劲阶段。目前采取的隔离、封控等防控措施是基于哪些法律规定做出的?作为乙类传染病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什么按照甲类传染病“提级管理”?记者采访了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乙类传染病“提级管理”有法定程序

新冠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为什么一直按甲类传染病“提级管理”,法律依据又在哪里?郑雪倩介绍说,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开始暴发后,形势非常急迫。经过专家研判,认为它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鉴于当时疫情的发展和病毒对人身的危害程度,专家认为如果不按甲类传染病去控制的话,有可能会大范围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等造成危害,所以认为该按照甲类管理。

“对传染病也不是想提级就提级管理,想怎么确定就怎么确定的。”郑雪倩说,新冠肺炎疫情是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程序,在专家研判后,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报送国务院,经过国务院批准后,全国都按照甲类传染病的措施来进行防控的。

甲类传染病控制措施有明确规定

郑雪倩说,针对甲类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中对病人和疑似病人的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对已经发生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特定区域的人员实施隔离措施,以及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等疫情控制措施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对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也做了具体的规定。“所以说,在抗疫过程中采取的封控、隔离、停业、停工等措施实际上是有法律规定的,对于甲类传染病就是要采取这些措施。”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到底它的后果会怎么样?现在判断不了。所以封控、隔离等还是防止传播、扩散的有效办法。”郑雪倩说,个人的隔离,实际上是为了不造成疫情在社会传播,让更多人得到平安,是为社会公共利益作出的贡献。

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

郑雪倩介绍说,除了《传染病防治法》,此次抗击疫情主要遵循的法律还有《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国务院出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市在2020年9月出台的《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更加细化,可操作性更强。所以在这次疫情期间是有法律可依的,法律体系也比较完善。

在郑雪倩看来,坚持依法抗疫是有效防控的重要保障。“依法抗疫就是要运用法律的思维,在法律的框架下来指导抗疫工作,用法律的思维去评估、调研、分析,然后运用法律去采取一些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大家都按照法律的程序、法律的依据去做,就不会出现各自不统一、任意而为的情况。”

此外,郑雪倩认为,抗击疫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各方都应该按照《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关于“四方责任”的规定履行职责。

“区政府负有属地管理的责任,要依法做出应急的决定命令和处置。同时要保障信息通畅,建立反馈的途径,让社会公众的信息可以及时反馈上来,做好评判分析,制定相应的政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执行区政府的决定,完成应急处理工作。村居委会要积极协助、配合,帮助政府决定落地。同时,街道、村居委会还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政策,理解防控的意义。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应该遵守法律,自觉配合做好防疫的工作。团结一心,才能把抗疫工作做好。”郑雪倩说。

文/记者 孙莹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传染病的“甲乙丙”类代表什么?新冠不是甲类就不用担心了吗?
科普中国 2023-01-01
新冠病毒感染降为“乙类乙管”意味着什么
光明日报 2022-12-29
专家解读:为何此时回归“乙类乙管”?新冠肺炎更名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2-12-27
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风险如何防范?
新华社 2022-12-27
新冠疫情防控近三年后为何回归乙类管理
新华社 2022-12-27
梁万年:新冠调为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地方未现大面积重症死亡
央视新闻 2022-12-27
新冠肺炎更名并实施“乙类乙管”,甲管和乙管有何区别?
澎湃新闻 2022-12-27
作为乙类传染病的新冠疫情,为什么按照甲类传染病“提级管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