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正阳门箭楼
登峰造极摄心魄。建筑的美,也是音乐的美。古今中外,音乐都是直逼心灵、动人心魄、超越国界种族的。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理论家姆尼兹·豪普德曼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艺术是相通的,都追求和谐、对称、均衡之美,只不过音乐是在时间上展开变化,而建筑是在空间上流动。
《乐记》云:“感于物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谓之乐。”就是说,音乐是“声相应”的节奏,变成“方”的旋律,和声“比音”而乐之。这些,构成了音乐形象的要素。
与此同时,音乐是用节奏、旋律、和声传递美的感受;建筑是用比例、均衡、节奏来美化空间景象。
北京中轴线的盛景,离不开音乐美学的熏陶、传导。
1271年,忽必烈统一全国,建国号元。此时,音乐生活最大的变化是以市民为中心的音乐大盛,元曲、杂剧、教坊大乐、十八律等盛行。明清时期,音乐活动达到历史最繁荣时期,说唱的弹词、鼓词、牌子曲,戏曲的昆曲、京剧,器乐的《弦索十三套》……等等,兴旺发达,美不胜收。
音乐的发展,在元明清大都、皇都的建筑上,尤其是布局谋篇上,得到了具体、形象的展现。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轴线的盛景。
和声中的行线美。元刘秉忠规划的思路是:一原点(青山,即景山)、一轴线(中轴线)、两个中心(以青山为中轴线的中心点,以鼓楼为中心台)、五重城(宫城、夹垣、禁垣、皇城、大城),把元的教坊大乐、十八律等合奏音乐审美尽化其中。
明北京中轴线南北纵贯“六重城”,在8000米的中轴线上,规划有山、水、宫、殿、门、阙、楼、台、亭、阁、桥、苑、廊、广场等空间,把明音乐和声中的弹词、昆曲、《弦索十三套》等在中轴线的建筑上完美体现。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于建筑,缔造出点线交错、明暗凹凸有序、气吞山河、有宇宙空间之深远的煌煌国都之大美。
节奏中的艺韵美。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的分布开合有度,既充分体现了祭祀、堂庙、市井的有序分布,又体现出“庄”与“严”、“雅”与“颂”、“风”与“俗”的音乐节奏的高度、宽度与深度旋律等,把元明清的音乐盛景传神地予以表达,传递出建筑的艺术神韵。
旋律中的姿态美。中轴线的10个不同区域和15个建筑群组内,规划有42座建筑和16个广场空间。不同建筑不同高度,以及与广场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旋律线的应用恰如其分,充分展现出中轴线立体的、静态的韵律之美。
时代变迁有真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和审美趣味。中轴线绵延七百年至今,在不同时代都能有蓬勃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个时代都在不断为中轴线注入新的活力。这才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真谛。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纪念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屈奋斗经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奠基。再后来,毛主席纪念堂静静地矗立在中轴线上。
建国后修建的国家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延续了“左祖右社”式的空间关系。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一次次庄严地聆听时代的声音。
如今,北京中轴线有了新的起点。据报道,北京中轴线将向南北两侧延伸,连接北起奥林匹克公园、南至南五环外的广阔地区,将把北京传统中轴线大大延长,并按地域分成“时代轴线”“历史轴线”“未来轴线”等各具特色的三段。
“时代轴线”在北中轴,由体育文化城和都市社区两部分组成。“历史轴线”在传统中轴,有民俗展览馆、文化纪念中心、民俗大观园、皇家祭祀文化和民间艺术博物馆等。“未来轴线”在南中轴,有现代商业圈、文化小镇、田园社区和科学文化城等。
2011年6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包含故宫、天坛、永定门一线的古建筑群有望以“轴线”的形式整体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启动了中轴线文物保护工程。此后,相继确定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等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今年5月2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此后,国家文物局党组研究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山水有真意,尽在不言中。令人魂牵梦绕的“北京脊梁”中轴线,在秉承“国之大者”的首都文化建设中,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的征途上,必将以更加夺目的光彩灿烂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