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我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暨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一周年。作为首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与研究经验。近日,2022“名城保护·大家谈”——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暨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在京以视频形式成功举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任张维出席活动并致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北京老城保护,2014年2月25日在玉河考察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40年间,北京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努力探索,让保护对象逐步扩大、保护手段更加多元,更让全社会对名城保护的认识不断提升。
这本次活动全面回顾了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历程,搭建多方对话平台、传达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名城保护经验、分享实际工作心得,推动凝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共识,促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发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名城保护工作者的新作为新担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在致辞中表示,“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对于凝聚全社会名城保护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进一步做好名城保护工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坚持回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40周年历程,进一步明确名城保护的初心使命;二是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名城保护工作要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深化细化相关细则,扎实推进名城保护目标任务落地实施,生动讲述名城保护的北京故事;四是践行“名城保护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基本理念,做好社会宣传和引导,启发公众保护热情。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任张维在致辞中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他表示,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系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本次活动中,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吴贤德、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辉以视频形式分享当地名城保护工作经验和成就。
主旨发言环节,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玉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劲林,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党组书记高大伟分别进行主题分享,总结北京市各领域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工作成效。刘玉民表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是新时代首都发展、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把握新时代新要求,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守护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财富。
此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原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王光镐,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朝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鞠德东作专家报告,分别围绕保护政策、保护实践、城市更新、革命史迹等话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邱跃以“温故知新”为题,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北京名城委成立及前期工作回顾。邱跃表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应该牢记和熟知的。
活动最后,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周楠森作总结发言。周楠森表示,自1982年北京成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经历过40个春秋。回顾过往,为的是重审北京名城保护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明确新时代首都名城保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下一步,我们要团结协作、抓好落实,讲好名城保护的北京故事,努力形成名城保护全市一盘棋的格局和氛围。
本次活动的全程实录、专题报道将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官方网站、“北京印迹”等平台陆续上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