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去长沙参加一场活动。在现场,我收到几束鲜花,其中一束是百合花,花中夹着一张喷着清新香水的卡片,我定睛一看,落款竟是我的同学百合。
活动结束,百合走到我面前,距离我们上一次在家乡合肥见面已有五年。我欢呼雀跃之余,忍不住问她怎么知道我来长沙,她为什么会在长沙。百合解释,做活动的书店她常来,看到了活动的海报;至于她为什么在长沙,她说是被公司外派来此地创建分公司,已经一年多了,再过一年才能回家。
那一瞬间,我想象着百合每天两点一线,在公司和租住房之间往来,自力更生做饭、打车、搬家、收拾行李的样子,有些心疼。我问:“在长沙感觉如何?寂寞吗?多久回家一次?”没想到,百合答:“刚来的时候像坐牢,完全融入不了新生活,现在,我已经是个‘长沙通’啦!”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赞叹。
“走!带你吃辣椒炒肉,喝茶颜悦色的饮品,边吃边喝边聊!”百合大手一挥,带我上车,真的像个长沙通。
在饭店,百合点完菜便不见了身影。稍后,她再出现,手里握着两个花花绿绿的纸杯,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我面前。她放下纸杯,擦把汗,解释道:“我挑这家店,就是因为旁边是茶颜悦色!”看得出,百合对长沙的流行元素门儿清,等辣椒炒肉上桌,她招呼我,举着奶茶和辣椒炒肉一起合个影,还叮嘱我发微信朋友圈时,别忘了写上“网红长沙”。
“想知道我靠什么撑过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日子吗?”百合抿一口茶,吃一口肉。
“什么?”我抓住关键词重复。
“我有四大法宝。”百合像湖南人一样大口嚼着辣椒,还不耽误聊天。
原来,一年前,百合接到外派通知时,喜忧参半。喜的是,她毫无征兆地被升职;忧的是,此去两年,人生地不熟,怎么适应?熬吗?
百合适应新环境的第一个法宝,是通过文艺作品。
来到长沙后,百合工作之余,重点看与这个城市相关的两种书:一种是本土作家写本地的书,一种是游记。她想分别用当地人和旅人的眼光打量长沙。她还找来叙述本地历史的纪录片,把其中提到的名人故居、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地图上标记出来,逐一走访。有时,她甚至会专门抽一天时间,复制名人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轨迹。
百合的第二件法宝,是和本地人交朋友,学本地的方言。
百合的本地朋友包括她招聘来的湖南籍同事、办事单位的对接人、出租房的邻居、小区物业工作人员……
和他们聊天,他们总会提起本地的一些街道和自己的经历。那些平常无奇的街道,一旦和别人的经历相关,再看时,竟多了生活的味道。
至于当地的方言,百合先是被动地吸收,学会了“你想怎么样”“你要去哪里”的长沙话版,而后她主动学习,从自我介绍开始,三天学一句,一年学会一百句。
“怎么主动学习?拜个长沙人为师吗?”我好奇。
“当然不!”百合掏出手机,打开百度,指点我,“你可以在网上搜‘方言+城市名’,有许多方言有翻译、同声转化的小程序,也有许多热帖以当地方言为素材编了顺口溜或其他段子。”
法宝之三,用“爱好+城市名”绘制一幅私人城市地图,用打卡的方式逐一体验。
百合喜欢逛菜市场,她纯靠兴趣,调查出这个城市有特色的菜市场有哪些。她没事就去寻访不同的菜市场,对比菜的品种、价格,总结各菜市场的优劣、特色。她还喜欢放风筝,这个城市适合放风筝的地方,据传有十处,她试了六处。而长沙周边适合自驾的景点,她一样游了个遍。除了别人给出的路线,经过体验,她还整理出自己的方案。
“这些用脚丈量、用心体验的地方,我会拍照片、做笔记。哪怕每次只有一两句心得,我都会发布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上。当你记录十条,回头看看,时间去哪儿了,一目了然,会有成就感、满足感。把这件事坚持下来,过程中,要做攻略、配置装备,遇到同好,很可能一年不知不觉就开心地过去了。”
“你真是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我由衷地说,“那法宝四呢?”
“法宝四是信念。”百合深深吸一口气,顿了顿,“我总想象有你这样的朋友来长沙,我能做好导游,像介绍家乡一样介绍长沙,能带你玩。”
为此,关于本地特产,百合认真请教过当地人。她把长沙著名的小吃都去吃了一遍,哪怕不对胃口,尝过了,下次向老友提及时,也可以做资深食客状点评。
为此,她关注本地特别的习俗和禁忌,记住聊天时的笑点,等着有一天,能拿这些作谈资,说新鲜、道八卦。
为此,她关注有趣的地名,习惯查一下地名的由来以及地名背后藏着的故事。
“所以,这一年,你的节目丰富、日子充实,根本不觉得枯燥、想家?”我为百合总结。
菜上齐了,百合忙着向我推荐米豆腐、芋头排骨、红糖糍粑等特色菜,她说起工作,说从总部又调来几个新同事。
“我常跟他们说,别想着是被迫在此地旅居数年,要当成在这里上学。外派四年,就当成读本科;外派三年,就当成读研究生。设想一下,当你离开时,将以什么为题,写一篇关于这个城市的论文呢?列目录吧,它们就是你在毕业离开前,要去打卡的人、事、地。”
好的,我记下了,我开始期待一个悠长假期,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适应它,享受它,热切地融入它。
文/林特特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