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的2022年IMD世界数字竞争力排名显示,中国在世界排名17,见证中国数字竞争力奇迹。这个成绩远超日本第29名的排名。IMD世界竞争力中心(简称WCC)编制的IMD世界数字竞争力(WDC)排名已进入第六个年头,它衡量了63个经济体采用和探索数字技术的能力和准备程度,将其作为商业、政府和更广泛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力(2022年10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乘着高新技术相继崛起与广泛应用的东风,中国的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借助人口红利和劳动力优势,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发展得很快,涌现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团、小米、京东、滴滴等一大批优秀数字企业。数字经济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已从2016年的6.88亿人增至2020年的9.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从50.3%增至67.0%,超全球平均水平。
从零起步到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从信息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到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5G发展取得领先优势;从以传统行业为主,到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在线教育、网络医疗、云办公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凸显,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稳居世界第二。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5G商用,同时伴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全球正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据IDC预计,到2021年,至少50%的全球GDP将会是数字化的,中国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5%。与此同时,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进程中,现有的配套网络环境、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开始见顶,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数字经济正在为人们的生活、制度的调整带来新变化。与新业态产生些许冲突的传统监管机制已然受到挑战,社会对“技术+共治”的治理体系呼吁良久。数字经济所影响到的,更有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法治体系,这就需要总结经验、思考未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方面,在立法上要遵循包容审慎的原则,尊重市场规则和商业规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则,增强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另一方面,重塑互联网法治治理体系,使之更契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技术特点,以更先进的治理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地制定和调整监管制度,促进和包容新事物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我国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内市场、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为数字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数字经济时代的制度创新,要实现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创新,在创新与规范、法治与自治中寻求最优平衡点,从扼杀型、被动型思维向防控型、前瞻型思维转变。要把法律的稳定性、可行性、前瞻性结合起来,综合应用多种方式为我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文/吴学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