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信息壁垒,在涉外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金融服务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实体经济效果初显。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已推出6个融资类应用场景和3个外汇业务便利化类应用场景,服务企业超过7万家,企业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付汇金额超过6700亿美元。
“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出口信保保单融资”……2017年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研究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分布式账本的不可篡改、数字签名和多方共识等技术特点,实现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企业等多方信息共享,并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为切入点,陆续推出6个融资类应用场景,受到市场各方欢迎。
截至2022年9月底,在融资类应用场景中,参与的法人银行300多家,服务企业超过1.6万家,其中涉外收支年规模小于3000万美元的中小微企业占比约75%。
在融资类应用场景逐步推广的过程中,国家外汇管理局还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上陆续推出3个外汇业务便利化类应用场景,提升企业外汇服务体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截至2022年9月底,仅“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应用场景参与的法人银行就达500多家,服务企业超过5.4万家,核验电子税务备案表超过17万张。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助力提供便利的真实性核验手段,简化银行手工核对、现场核查等复杂流程,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同时提供丰富的跨境信用信息,为银行向企业授信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参考,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成功率。
信息互联也提升了金融机构办理相关业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银行创新融资产品服务企业的潜力。部分银行利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数据资源,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资产品,为企业增信提供支持,增加金融有效供给。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多家银行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先后推出“出口数据贷”“出口易贷”“出口微贷”“跨境E贷”等线上信用类授信产品,实现免抵押、全线上、自动审批功能,最快几分钟融资到账,有效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力度,丰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应用场景,探索拓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应用场景,充分发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缓解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优势,助力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