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般分上下两句。有的俗语仅半句就已十分经典,以至于许多人都忘记了另外半句。
比如“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句俗语,尽管家喻户晓,但下半句也是经典。
这句俗语的典故出自于胡雪岩。胡雪岩的一位朋友因生意失败而负债累累,这位朋友请求胡雪岩照顾自己的妻子,他去南方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过这位朋友担心所托非人,到头来自己妻子成了别人的老婆,言行间显得十分为难。
胡雪岩当然看出了这层意思,他说:
“兔子不吃窝边草,如果真的那样做,那何以立足?”
朋友听了之后非常感动,于是放心地把妻子交给胡雪岩照顾。
然而胡雪岩并没有遵守承诺。他后来见该朋友久去不归,就将他的妻子纳为了小妾。
当世人得知这件事情后,在他发明的俗语后面又加了一句:“有草何必满坡找”。
合起来便是“兔子不吃窝边草,有草何必满坡找。”
前一句是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后一句是略带有诙谐幽默的成分,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耐人寻味。
别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焦点效应。
意思是人往往会高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而实际上在别人眼中,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历。
也许你把一个人当成生死之交,他却只把你当成普通朋友。
你以为与对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可在他心里,不过是逢场作戏。
苏轼有个画家朋友,叫作李公麟。
当苏轼位高权重,名满天下的时候,两人谈笑风生,饮酒唱酬。
李公麟还为苏家家庙的神像作画。
可当苏轼遭贬南迁,携一家老幼出城时,路遇李公麟。
苏轼的儿子苏过想要和他打招呼,岂料李公麟骑在马上,以扇遮面,转过脸去,装作不认识。
人心啊,就像山中的溪水,反反复复,捉摸不透。
当你过高地估计和别人的关系,就会对别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
有智慧的人,会修炼出一颗平常心,看潮涨潮退,看人情冷暖,宠辱不惊。
利益最真实,人性要尊重
我们不仅要读懂人性,还要尊重人性。
因为人性既是复杂的,又是恒久的。
我们可以相信说出“兔子不吃窝边草”时的承诺是认真的,我们也要看到“有草何必满坡找”的无常。
一个人会对你好,但很少会为此牺牲自己,有意实现双赢的前提,往往是要能成全他自己。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喜欢里面勇武的吕布,觉得他一身本领,配得上“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
到长大了再看,才看明白原来吕布是“三姓家奴”,谁家势力大就投靠谁,转眼便翻脸不认人。
先是投奔丁原,认丁原作义父,紧接着为了讨董卓欢心,又拿下丁原的头颅表忠心,再是投奔王允,同样的献上了干爹董卓的头颅。
最后投奔刘备,却趁着刘备与袁绍对战期间,端了刘备的老家徐州。
幸而这个不忠不义的人,最终的结局悲惨无比。
韩寒说:“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人把虚伪的面具戴上,说些好听的话,装得太难分辨。与这种人相处,往往防不胜防。
正如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利益面前,最能看清人性的真实。
无论是在爱情,亲情还是在友情里,我们都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作者马德有这么一句话:
“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我们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有些人对你好,是想利用你,有些事多做无益,要去断舍离。
交友,大可不必要求天长地久,能真情实意,不吃窝边草,便是最舒服的良朋。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