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蒋勋:知识分子的风范
现代大学周刊 2022-09-26 08:00

知识属于人,了解了人,无论你学到什么新的知识,都能结合在一起,不会有断裂的感觉。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到人的本分,知识回不到人的本分,那个知识就一定会出问题。

其实过去的知识分子是有一种叫做“风范”的东西,就是他们对人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

虽然现在讲起来简直就像在讲天宝遗事,这些老先生很多都过世了。他们经历整个近代史这么一个大变迁时代,锻炼出一种知识分子很特殊的“风范”。风范听起来很抽象,我自己的观察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基本上就是他们从小读古书,不管是中国的或是日本的,受到东方文明非常优秀的训练,使他们对于人性有一种道德上的相信。

我们读古书,如《庄子》《老子》《论语》《中庸》《孟子》,基本上都是在谈人的定位,很少是技术、知识上的东西。所以过去的知识分子在“人文”这个部分,基础深厚。后来他们也开始读西方经典,读到十九世纪时一些人文主义很强的作品如《战争与和平》,接着又经历了一个新的社会革命,譬如说五四运动,或者后来更晚一点的中日战争,他们在这里面历练很多。所以当他们到台湾尘埃落定时,我想他们身上真的有一种成熟,是后代的知识分子无法超越的。

战后稳定下来了,他们把对人的关怀转化成对教育的理想和热情,几乎是当成宗教一样的投入。我一九七六年从巴黎回来时,认识了俞大纲老师,他那时候在馆前路有一间办公室,每个礼拜三早上在那里读唐诗,读李商隐、读李贺。在座的一批人就是后来创办汉声杂志社的吴美云、黄永松,还有云门舞集的林怀民、吴素君、郑淑姬,雅音小集的郭小庄、我、奚淞。我们这一批人在那边上课,也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什么,就是每个礼拜有一天去见俞老师觉得很快乐。

在那边,我常常会提出跟俞老师不一样的想法,别的人会觉得很不礼貌,可是俞老师跟我很好,我会觉得,其实他就是对人文的相信。所以在俞老师过世的葬礼上,我们这一批人特别会觉得身上有一种负担,我们要继承俞老师所构成的东西,就是文化,并且把它传承下去。

譬如说林怀民会关心民间戏曲,是因为俞老师有一次跟我们跑到板桥,到庙里去看歌仔戏。过去我们觉得俞老师成长自文人家庭,应该不会接触民间歌仔戏,结果歌仔戏一开始,老师就跟我们讲歌仔戏的内容,我们吓了一跳,问俞老师怎么都知道?他说,其实戏曲就是那么几个源流,歌仔戏、川剧都是一样的源流,那就是所谓“文化的根本”,所以即使没有看过歌仔戏,他还是知道这个典故是出自《左传》。这就是说,你如果有办法把文化的根本弄好,后面很多事情就很顺利,但我们现在的做法却恰恰相反,追求支微末节的东西,反而把“本”失掉了。

亲近这位老先生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让我今天不管怎么样,都会回头去读像十三经这样的古籍,这些书里面讲的都是很根本的、关于人性的东西,就是做人的纲要。我想,知识属于人,了解了人,无论你学到什么新的知识,都能结合在一起,不会有断裂的感觉。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到人的本分,知识回不到人的本分,那个知识就一定会出问题。

本文来源:《生活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历史|史学名家许纪霖领衔,知识分子社会史论域开拓之作《有为有守》上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7
历史|聚焦知识分子聚散分群的地理纽带,重现知识分子文化生产的空间网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7
桂林上演话剧《马叙伦》 一盏灯照耀一代知识分子
中国新闻网 2024-04-30
文学|林语堂:知识上的鉴赏力
现代大学网 2024-04-21
高级知识分子穿搭正流行,秋天就这么穿吧
时尚临风 2023-10-09
潮流|做个“时髦知识分子” 新式通勤穿搭崛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0
文学|蒋勋:生命是一种流转
作家联盟 2023-05-17
专栏|舞台天生是知识分子的道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