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送到老人床前,喂老人吃饭,帮老人擦身、换衣、按摩,清洗弄脏的被褥,一宿起夜五六次帮老人翻身、如厕,24小时陪伴在左右……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马池口镇宏道村的李景海,却十几年如一日细心照顾卧床的母亲,用千千万万个日夜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正含义。
近日,2022年7月“昌平榜样”月榜出炉,李景海榜上有名,他用平凡的举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播撒着爱的种子。他敬老爱老的行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昌平榜样”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遭遇变故,兄妹一同扛起责任
十三年前,李景海的母亲突发脑梗,便从此卧床不起,而此时他的父亲也已瘫痪多年。突然间,双亲都需要有人时刻照顾。李景海共有兄妹5人,而此时大都没到退休的年龄,于是大家为老人找了两位保姆,时刻陪伴,“不能把照顾父母的任务完全交给保姆,当时我们兄妹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照顾父母。”李景海回忆说。
他的母亲在生病前做得一手好菜,把父亲也照顾得无微不至,“不能因为母亲病了,就吃不上可口的饭菜。”李景海一心为两位老人考虑,于是他也尽可能挤出时间去为父母做可口的菜肴。
“那时候确实克服了不少困难,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还得多拿出时间照顾两位老人。”李景海回忆说,“但是只要看见他们吃得满意,在病榻上能露出笑容,就都是值得的。”他将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来照顾老人,每天早晨帮父母梳洗,将水盆端到床前,用手测试好了水温。无论冬夏每天坚持为老人擦洗身子,泡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十年前,李景海的父亲病重去世后,兄妹几人便商量着辞去保姆,轮流照顾母亲,不能让母亲感到孤独。尤其在李景海和大哥退休后,重任便落在了他们的肩上。
细致入微的照顾,从未改变的孝心
李景海每天为母亲合理搭配饮食,精心烹饪,由于老人患有糖尿病又喜食甜食,他便在家里备好了无糖的糕点,让母亲常常能少吃一点,哄得老人开心。“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也需要多哄哄,她心情好了,病痛也会减轻。”李景海解释说。
为了让老人吃得顺口,他每次做饭前都会把米先泡上一段时间,让米饭更加软糯,鱼、肉、菜每次也都炖得十分软烂,老人更易消化,虽然他每次都和老人一同吃饭,但是饭菜都是以老人的口味进行烹饪。李景海还要按时按量喂老人吃药,“前一阵食欲不振,我找了医生给她开了药。最近有些便秘,于是又加了些药。”老人总会说“怎么又要吃药了。”李景海便耐心地劝她吃下。
除了饮食外,由于老人常年卧床,稍有照顾不到就很易生褥疮,于是李景海无论春夏秋冬,都保证每天给母亲擦洗身子,经常换洗被褥。老人年龄大了,各个器官都开始退化,稍有不注意就会尿湿被褥,但李景海都及时为老人换洗,从没有一句怨言。“别看李景海的母亲常年卧床,但她家里时刻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被褥也常常晾晒在院中。” 宏道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夸赞道。
天气好的时候,他便推着母亲出门晒晒太阳,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虽然身体被病痛折磨,但精神状态一直非常好。
孝敬老人,兄妹和睦,这种美德会一直传承下去
李景海今年也已经68岁了,91岁的老母亲看见同样白发苍苍的儿子忙前忙后,也常常心疼的落泪,“儿啊,你也坐下歇会,不用那么着急的帮我洗涮,有些事我自己也能做的。”每每听到母亲这样说,李景海便安慰老人,“小的时候您也是这样忙碌着照顾我们兄妹几个,我现在做的都是应该的,您身体好心情好,我们就高兴。”
李景海的母亲没有多高的学历,但也用实际行动教育了他们,当年李景海的外婆也卧病在床多年,是母亲一直以来的照顾让老人安享晚年。“这些美德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我们看过母亲如何照顾她的母亲,自然也就知道该怎样照顾我们的母亲。”李景海说,“而且在我们小时候,母亲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身上,靠着下田干农活一个个拉扯大,吃的苦太多了,现在她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该我好好孝敬她了,其实作为儿子,我真的做得还不够。”
在这个大家庭中,不仅李景海如此孝顺,所有子女都全心全意的为老人付出,而且兄妹几人关系也十分和睦,凡事都有商有量,从不分彼此,“谁家有事了,我们就顶替上来,从不计较那些,兄妹是手足,都是至亲的人呀。”在耳濡目染下,李景海的儿子和孙女也都懂得了孝敬老人,这种美德正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李景海家是特别和睦的一家人,逢年过节都到老母亲这里来,陪老人热热闹闹过节,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孝老爱亲一家人,我们一直呼吁全村向他家学习。”宏道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李铮说。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多美的一句诺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善待父母就是善待即将“老去”的自己。李景海一家人用从未改变的孝心,用每一次的行动,用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付出谱写着敬老爱亲的美丽篇章。
编辑/谢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