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上午,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正式开馆。据了解,这是曹雪芹家族返京后唯一有文献可考的北京居住地,它的建成与开馆意义重大。
按清代形制复制房顶采用木结构框架
当天上午的开馆仪式上,中国红楼梦学会张庆善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馆,是一个要永远记住的日子,因为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最适合向伟大文学家曹雪芹致敬的地方。我们要通过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进一步讲好曹雪芹与北京的故事,进一步擦亮曹雪芹与北京、《红楼梦》与北京这张文化名片。
据了解,建成后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为三进院落,占地79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十七间半”的复建首先是根据拆除时留下的照片,并参考了同时期文献照片以及红学专家的建议,按照清代形制进行复制,房顶依旧采用木结构框架,从工艺和原材料都使用传统规制,建设过程中也尽量使用当时拆除的老物件,尽量使文物建筑保留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伟科教授认为,蒜市口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是曹雪芹家族返京后唯一有文献可考的北京居住地,它的建成与开馆意义重大。它为人们了解曹雪芹身世、创作经历提供了基地,为人们接受《红楼梦》的熏陶提供了平台,为培育全社会的文学趣味和提高文化创造力提供了不可限量的空间。
特展再现“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景
伴随着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馆,馆内同时举行了两组共五个展厅的开幕展。开幕式结束后,到场嘉宾参观了展览。一进院特展区,开幕首展系由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策展的“曹氏的四时食单”系列之“夏”,展厅1以“夏日食单”为主题,收集二百种同时代名物图像,暗藏十二个“食单故事”,扣合曹家从江南到北京的历程;展厅2题为“怡红雅筵”,以现代展示手法、集八类传统工艺品,再现“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图景,从全新的视角解读《红楼梦》所蕴含和所代表的中国古典生活美学,受到观赏嘉宾的众口赞誉。
二进院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常设展陈,突出“曹雪芹与北京”的主题,以曹雪芹在北京东城的生活经历为主,展示“归籍京师”“寻梦蒜市口”“红楼一梦”三个篇章,精巧地勾联起曹雪芹不平凡的一生。展陈设计意在灵活展示建筑本体历史、曹雪芹生平、崇文门地区文化、清代北京历史民俗、《红楼梦》文学、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内容,也彰显了红学文化的厚重底蕴。
三进院作为互动体验区,后续拟策划讲座、表演、工作坊等公共项目,汇集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鼓励公共阅读与社区互动,并为出版物、衍生品等预留线上购置端口。
民盟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副主任宋慰祖先生自2006年以来,连续多年一直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复建推进奔走呼吁。当天作为出席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开馆仪式的重要嘉宾,宋慰祖认为应进一步构建以十七间半 曹雪芹故居和黄叶村、张家湾、大观园为节点的京城“曹雪芹与红学旅游线路”,沿着珐琅厂、玉器厂、百工坊、天坛工美一线参观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工艺美术,进而通往京津冀,沟通正定的荣国府、承德的避暑山庄,形成三地旅游协同发展的示范。
当天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纪念馆内现场还安排了越剧《红楼梦》经典片段的演唱。许多闻讯而来的周边居民和远道而来的红学爱好者,心情十分激动,对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未来充满期待。
新闻内存:
结合清代档案及实地勘探考证
确定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为曹雪芹故居原址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青年报记者2019年初就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的发现的来龙去脉,采访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他对此具有最重要的贡献。1982年,张书才发现档案《刑部为知照曹頫获罪抄没缘由业经转行事致内务府移会》,其中提到涉及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结合清代档案、乾隆《京城全图》初步确定蒜市口16号院为曹家故居,再经实地勘探调查考证,最终确定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为故居原址。《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新见有关曹頫的档案史料漫谈》等张书才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1999年两广大街修建,207号院位于广安大街规划红线内。7月,原崇文区政协、北京市政协文史委、中国红学会召开第二次研讨会,形成《关于建立曹雪芹旧居遗址博物馆的建议》,建议两广大街施工中拆迁保护曹雪芹故居,在蒜市口地区建立纪念馆。
2000年,东城区(原崇文区)着手研究曹雪芹故居的复建问题,2004年项目正式名称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落位崇外大街十字路东北角。在前期复建过程中,东城区依托社会力量,对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建成后的运营方案进行了先导性设计和规划,确定由新世界公司负责全部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复建实施。
2019年1月,曹雪芹故居复建工程正式启动。2020年10月,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项目落成,并于2021年12月21日试运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