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北京市2021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到,2021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2.4亿元,较上年增长1.8%。本市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全年共压减一般性支出35.5亿元,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85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59.7%。
《报告》提到,2021年,市级“四本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较好。在经济增长、行业恢复、财源建设加强、税收管理质效提升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32.3亿元,增长8.1%;其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02.8亿元,增长9.2%。同时,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特征明显,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长2%。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2.4亿元,较上年增长1.8%。
面对常态化的紧平衡态势,财政部门加强资金政策引导调控作用,提升财政管理效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经济”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首都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积极作用拉动有效投资,新增政府债务限额998亿元,优先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
“保重点”方面,服务保障重大战略任务,为首都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倾斜支持“两区”“三平台”建设,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两区”建设等重点项目,PPP项目签约落地率全国第一,政府投资基金财政出资引导效应达4.8倍。
“优治理”方面,聚焦城市治理关键领域,提升首都大城市治理水平。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排资金支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与修复,累计淘汰国三汽油车超10万辆、推广新能源车超50万辆,消减受污染建设用地30余万平方米,新增造林绿化16万亩,再添2个万亩以上郊野公园。
“保民生”方面,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推动首都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支持实施促进就业政策,延续实施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援企稳岗政策,核准发放补贴149.4亿元、惠及954.8万人次。支持3.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19.6万人。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扩增1.3万个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新增2.8万个中小学学位;推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全覆盖。支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为86万名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建成35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发放4.2万张社会办养老床位的运营补贴,建成运营276家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1092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促改革”方面,加快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提升首都财政管理水平。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全年共压减一般性支出35.5亿元,腾挪更多资金统筹用于全市重点工作。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85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59.7%。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