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智人入职国博 专家:是机遇也是挑战
封面新闻 2022-07-25 16:27

创建了110周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了一位与众不同的新员工。7月22日,国博首个虚拟数智人“艾雯雯”甫一亮相,就引发了文博爱好者的关注。短视频中,青春靓丽的艾雯雯从校园来到国博,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展览部门、藏品库房、展厅,逐步进入工作角色。网友点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既有古典美人的优雅从容,又有现代女孩的活泼开朗,期待和雯雯在国博邂逅。”

国博虚拟数智人艾雯雯

这并非文博领域的第一个虚拟人物。早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扎着双髻丸子头、扮着唐代花钿妆容的“文夭夭”入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未来将在各大博物馆提供讲解、导览、主持对话、直播等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虚拟人乘风而来,带着十八般武艺跨入文博行业,这是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其他博物馆而言,有何借鉴意义?7月24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这位持续关注文化产业与元宇宙发展的学者坦言:“文化数字化已然成为发展趋势,这是国博拥抱元宇宙的一次试水,未来逛博物馆,或将看到更多的虚拟人提供文化服务。”

与馆藏文物产生神奇感应 虚拟人备受好评

根据第三方机构今年1月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其中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约1750亿,服务型虚拟数字人总规模超过950亿。从主播、客服到导购、导游,虚拟数字人应用的场景正在不断丰富,如今已涉足文博领域。

简历上写着出生于2000年5月4日的艾雯雯,连名字都大有深意:“艾”通“AI”,也通“爱”,“雯”通“文”。这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00后女孩,带着对文明、文化、文物的喜爱,投身于国博的工作。

艾雯雯将在国博多个岗位学习

一走进“古代中国”展厅,这名虚拟人与馆藏文物产生神奇感应:海晏河清尊上的白釉海燕飞到艾雯雯的耳畔,成为光彩夺目的珍珠耳钉,她顺势变装,穿着素雅襦裙,挥一挥衣袖,文物活起来了。

据国博介绍,艾雯雯是国博一位特殊的新员工,她既是虚拟世界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也拥有在现实世界博物馆深入不同岗位学习的能力;既是现代社会的一名“新青年”,也是从历史中走来的一位见证者;她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形成于新时代AI科技前沿,将是观众在国博跨越时空的朋友。

虚拟人艾雯雯的入职,开启了国博“上云用数赋智”新的打开方式。今后,她将在国博收藏、研究、展示、对外交流等不同岗位深入学习,在线上线下平台讲好中国故事。有趣的是,这位举手投足之间表情逼真的虚拟人,刚一入职就赢得好评,甚至一不小心为文创带货,网友在国博留言点赞:“雯雯的汉服和耳钉哪里可以买到?求同款!”“这是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已经预约国博的门票。”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

数字文化高速发展 是机遇更是挑战

当“元宇宙”的概念横空出世,各大博物馆也纷纷试水,期望在数字时代获得技术的加持,在更广阔的虚拟世界抢占一席之地。

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看来,虚拟数字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机构都在打造,有的是一个虚拟人物形象,有的则是机器人的数字化,这是数字文化的发展趋势,将为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服务体验。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在此之后,众多文博单位加入文化数字化的快车道,虚拟人正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呈现方式。

无论是“文夭夭”还是“艾雯雯”,都是运用数字科技呈现的虚拟人物形象,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些虚拟人不仅形象可亲、表情逼真,而且掌握了讲解、交流的技能。国博预告,为艾雯雯量身打造的首支单曲即将发布,“出道”未来可期。

陈少峰坦言,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集成,虚拟人正是博物馆拥抱元宇宙的途径之一。未来技术爆炸,越来越多的数字产品将出现在文化产业之中,这对于从事程序化工作、缺乏创新性的工种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随着6G时代的来临,虚拟人可以直接从线上走到实景,与观众互动,这将导致一些社会分工发生变化。他建议各行各业都应该思考,未来如何与虚拟人联合工作,为其创作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或者参与人工智能的研发与管理,发挥人类无可替代的优势。

文/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 林霄

图据网络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裸眼3D……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
科技日报 2024-07-19
新知|能否取代真人?虚拟主播再掀波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1
人民时评:推动虚拟人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人民日报 2023-07-03
推动虚拟人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人民日报 2023-07-03
一批虚拟偶像、数字员工涌现,我国数字人产业蓬勃发展——“虚拟人”这样诞生
人民日报 2023-06-15
走进元宇宙世界,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场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3
抢滩千亿市场 BAT等互联网大厂扎堆“制造”虚拟数字人
财联社 2023-01-05
从技术创新走向产业应用 越来越多虚拟数字人“上岗”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12-30
最新评论